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滁州

滁州:十年奮進譜華章 智護產權啟新程

2025年05月07日16:36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2015年7月29日,安徽省首本不動產權証書在滁州頒發,標志著江淮大地產權保護新時代的開啟。回顧十年,滁州市始終秉持“登記為民,保護產權”的宗旨,以登記機構、登記簿冊、登記依據和信息平台“四統一”為綱,以新答卷回應新時代,以新戰略引領新發展,以新作為開創新局面,推動全面落地,不動產登記工作取得了歷史性的進展。

眼觀萬家燈火,在服務便民中交出“趕考”答卷

十年來,滁州市始終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堅定踐行“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作為我們的奮斗目標”,不斷提升不動產登記服務質量與能力,持續推進不動產登記便民化改革。向“精”聚焦,全面提質增效。首創“1311”標准,即1個環節、3類材料、1個工作日辦結、1窗出証,著力推動不動產登記減環節、減材料、減時限、優流程,達到全國標杆城市水平。便民利民窗口建設成效顯著獲自然資源部通報表揚。向“廣”拓展,延伸服務領域。將不動產登記業務延伸至銀行、法院、公証等單位,打造“登記+金融”“登記+司法查控”“登記+繼承公証”等多類型的“不動產登記+N”服務,共設置便民服務網點94個,為企業和群眾量身打造下沉式、網格化的“15分鐘便利登記圈”。向“新”探索,改革破冰前行。推行“早晚彈性辦、全天不間斷、365天不打烊”服務,推出“帶押過戶”“無還本續貸”等便民舉措,推行“多測合一”“一碼管地”,組織聯合驗收,實現全域各類不動產交地、交房、竣工、抵押“即交証”。將破產管理人引入非公証繼承,創新推出在線告知承諾制獲評全省便民利企特色案例,打造的“三極服務”獲評2024年度滁州市10大“法治為民辦實事”項目。

構建數智格局,在信息化發展中乘“數”而起

十年來,滁州市積極響應國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不斷融入“數字政府”建設大局,充分利用互聯網技術和信息化手段,打通不動產的登記全鏈條數據壁壘,開啟不動產登記“智享”時代。從多窗到一窗,關聯事項集成辦。2020年10月全面實施“一窗受理、並行辦理”,持續推動“一窗”升級,至今已優化整合不動產交易、登記、稅務、水電氣等6個事項的“一窗受理、集成服務”,啟用電子簽名、電子印章、電子合同、電子証照,實行稅費一次掃碼、后台分賬,實現不動產登記“一事跑多窗”到“一窗辦多事”的轉變。從線下到線上,信息跑路不見面。充分利用不動產登記網上辦事大廳、皖事通APP,網端掌端同步上線7類15項高頻登記業務,構建“一網通辦”多平台登記體系,實現線上申請、線上預審、線上發放電子証照“全程網辦”。從屬地到異地,徹底告別“折返跑”。主動與上海、南京、常熟、連雲港等多地建立合作機制,打破不動產登記屬地限制,解決群眾異地辦理不動產登記“多地跑”“折返跑”問題,2024年5月完成安徽省首例不動產涉稅轉移跨省通辦業務。改造不動產登記系統,2024年12月上線全省首個基於省基礎數據一體化平台開發的系統,2025年4月底實現高頻登記業務的“全市同標、全域通辦”,力求為全省“一體化”平台建設打磨“滁州方案”。

胸藏萬千丘壑,在助力鄉村振興中辦好民生實事

十年來,滁州市緊緊圍繞保障鄉村振興和維護群眾合法財產權益,扎實做好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取得顯著成效。深入開展農房一體宅基地確權登記工作。創新工作機制,進一步夯實工作基礎、化解遺留問題。鳳陽縣創新實行“日通報、周調度”工作機制,天長市探索開展宅基地抵押登記的工作方法,獲《中國自然資源報》刊登推廣。各級累計完成宅基地登記50.96萬宗,登記發証率位於全省第一,基本實現“應登盡登”。積極推進林權登記存量數據整合。積極推進林權存量數據整合,完成全市2.81萬宗林權存量數據整合匯交任務,實現林權登記“圖、屬、檔”數據一體化管理,積極探索推進林權登記工作新方法,累計辦理林權類不動產登記800余件。扎實推進農村土地承包經營權二輪延包工作。採取總對總的模式,完成全市農經權資料拷貝,涉及承包權數據65.147萬戶,地塊739.0851萬塊,面積1014.5492萬畝,為后續登記辦証工作打好數據基礎。

厚植為民情懷,在破解登記難題中踐行初心使命

十年來,滁州市以“著力解決好人民群眾急難愁盼問題”作為重要抓手,緊扣群眾需求,突出民生導向,扎實推進前端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登記難”化解,以“小切口”推動解決“大民生”。部門合力優機制。明確職責任務,構建協同作戰的工作格局,圓滿解決全市85個項目小區40878套房屋的“辦証難”、14個項目4449套房屋的“難安置”問題。分類施策優舉措。秉持“一類問題一套方案”工作原則,採取專班聯審聯批工作模式,依法依規、精准分類解決存在的問題,實現登記難題“應化盡化、應登盡登”,為安徽科技學院、青海茫棉基地、市農科所職工宿舍等數百家企業近萬民群眾解決辦証難題。建章立制優流程。為從根源上杜絕新的“登記難”問題產生,加強源頭治理,出台《關於進一步加強房地產開發建設項目全過程管理相關規定(試行)》,同時,制定《滁州市不動產登記歷史遺留問題處理協調會商機制》,各縣(市)均成立了解決歷史遺留問題領導小組,建立長效機制,極大地提高了企業、群眾對不動產登記的滿意度。

揚起品牌風帆,在砥礪深耕中奮楫篤行起航致遠

十年來,滁州市扎實踐行“黨建領航、班子引領、干部走在前列、黨建和業務融合發展”的工作機制,持續引領常態化作風建設,打造並持續豐富“亭(挺)好登”黨建+登記品牌內涵。品牌賦能強引領。通過資源共享、業務互商、品牌共建,天長“天一流”、來安“來即登”、明光“嘉捷登”、鳳陽“鳳如意”、全椒“椒好登”、定遠“定好登”特色各顯,“亭好登”品牌矩陣初步形成,極大提升自然資源不動產登記整體影響力。成立暖心登記、攻堅克難、開拓創新黨員先鋒隊,沖鋒在前,凝心聚力為企業和群眾提供符合時代要求的登記服務。“亭(挺)好登”品牌建設獲《中國不動產》《中國自然資源報》宣傳推廣,切實發揮品牌的示范、引領和激勵作用,展示不動產登記嶄新形象。馳而不息強作風。圍繞規范登記和便民利企、風險防范,健全完善各類制度20余項,嚴格落實不動產登記“六不准”,堅持品牌引領、領導坐班、干部挂帥、制度執行、質量監管、示范創建、檢查督查、應急演練、培訓教育和示范引領“九個常態化”促提升,嚴格執行首問負責、一次性告知、限時辦結等制度,實現一體化、全覆蓋動態管理。隊伍建設添動力。拓展“微芒”青年學習小組和“年青同志導師幫帶”平台,通過專題學習、專家解讀、業務研討等方式,靈活運用案例教學,統籌謀劃教育培訓,確保時間有保障、人員全覆蓋、效果最大化。

站在新十年起點,滁州市將錨定“四化”方向——服務標准化、平台智能化、產權市場化、隊伍專業化,持續深耕“亭好登”金名片以奮斗者的底色、奔跑者的姿態,奮力譜寫新時代不動產登記高質量發展的新篇章。(丁玥)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