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琅琊區:下好防汛“先手棋” 織密群眾“安全網”

為全面筑牢防汛安全屏障,滁州市琅琊區立足“防大汛、搶大險、救大災”,汛前統籌推進責任落實、隱患排查、預案完善、物資儲備四大體系建設,全力保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責任體系壓茬推進,織密協同聯動“安全網”。構建“1+3+5”責任體系,區水利局成立水旱災害防御工作領導小組,下設指揮調度、技術專家、后勤保障3個專項組,細化5個股室、二級機構職責分工。動態調整全區41座水庫“三個責任人”,落實行政責任人(區領導)、技術責任人(水利局干部)、巡查責任人(街道、村社干部)共40人。實行局領導班子分片包保街道,實現責任清單化、監管網格化。
隱患整治靶向發力,筑牢風險防范“防護堤”。構建“基層自查+專業復查+長效督查”隱患排查機制,街道充分發揮屬地管理優勢,組織開展“拉網式”自查,發現一般度汛隱患9處,自行整改完成。水利局組織2個檢查小組開展“診斷式”復查,發現一般度汛隱患19處,其中5處迎水坡局部破損等硬件問題列入本年度維修養護工程,14處溢洪道攔網等管理漏洞實行“整改清單”動態銷號。建立長效督查機制,通過不定期“回頭看”和半月一更新台賬清單,確保問題排查全面、整改到位。
預案體系更新完善,建強應急響應“指揮鏈”。立足水庫實際防御能力,修訂41座在冊水庫防洪搶險應急預案及調度計劃,優化預警發布、響應處置、人員轉移全流程機制。細化三級預警標准,完善水位超限、水庫潰壩等險情處置方案,針對下游有零散人員居住的8座水庫,科學規劃人員轉移路線及安置點。組織實戰演練4場次,防汛知識培訓80人,提升應急預案可操作性,增強突發險情協同處置能力。
物資儲備立體布局,夯實搶險救災“硬支撐”。構建“政府儲備+社會代儲”雙層保障體系,汛前全面清查防汛倉庫物資,報廢一批編織袋、麻袋、彩條布、樁木等老舊破損物資,新採購一批麻袋、樁木等常備物資,充實物資儲備,提升應急處突能力。協議區內企業代儲社會材料點2處,儲備碎石5000立方米,黃沙3300立方米,塊石300立方米,全方位保障防汛應急物資需求。在水庫屬地街道設立應急物資儲備分庫,確保物資就近調撥、快速響應。(余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