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安徽凝心聚力推動平安建設邁上新台階

“施工圖”落地轉化為“實景圖”

2025年05月06日09:19 | 來源:法治日報
小字號

每10萬人命案發案率連續多年保持全國最低水平﹔

刑事案件、詐騙案件、涉黑涉惡“十類案件”、傳統侵財案件、可防性案件、道路交通事故亡人數呈現“六降”局面﹔

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期內重新犯罪率遠低於全國平均水平﹔

……

近年來,安徽充分發揮平安建設部門職能作用,堅持干字當頭、實字為先,全力以赴防風險、保安全、護穩定、促發展,扎實推進平安建設全面升級,平安安徽建設的“施工圖”正落地轉化為和諧穩定的“實景圖”,確保了全省社會大局持續安全穩定,為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安徽篇章提供堅強安全保障。2024年,安徽省平安建設工作成效位居全國前列,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分別達到99.34%和97.26%,均為近年來該省最高值。

打防並舉夯實平安之基

“我們發現有員工套取公司資金,到中心報案后,都沒過48小時,民警就完成証據固定並開展偵查工作,當月就幫我們追回全部損失數百萬元。”合肥某科技型企業負責人為合肥市公安局經濟犯罪案件接報案中心的反應迅速點贊。

像這樣高效運轉的經濟犯罪案件接報案中心,安徽16個省轄市公安局、62個縣(分)局均已挂牌成立,實現市、縣兩級全覆蓋,增強對經濟犯罪的打擊力度。

打防違法犯罪“加碼力”,帶來群眾對安全感的“穩提升”。去年以來,安徽堅持打防管控一體發力,接續部署常態化掃黑除惡斗爭成效提升年行動和有組織犯罪防治深化年行動,共打掉黑惡犯罪團伙154個,抓獲犯罪嫌疑人2873人、破獲刑事案件4276起。以“夏季行動”“冬季行動”等專項行動為抓手,強化破案攻堅,掀起對違法犯罪的凌厲攻勢,全省現行命案全部告破,八類嚴重暴力犯罪案件破案率99.7%。

此外,精准開展未成年人犯罪預防治理,做實教育、感化、挽救工作,推動專門學校建設,安徽未成年人違法犯罪數量呈現下降趨勢。強化刑滿釋放人員安置幫教,完善看守所刑釋人員安置幫教銜接機制,推動過渡性安置幫教基地建設,全省重新犯罪率降至0.34%。

平安建設為了人民,也依靠人民。安徽著力統籌整合各類資源力量,強化公共安全整體防控,實施37個重點行業領域安全專項治理,對群眾關心的房屋安全、演出活動安全、寄遞渠道安全等開展隱患排查、風險評估、協同治理等工作,做到抓早抓小、防患未然,同時推深做實平安鄉村、平安校園、平安醫院等建設,廣泛組織“義警”、網格員、治安志願者等群防群治力量參與隱患排查、巡防值守,全省31萬名“江淮義警”活躍在基層一線,構建群防群治“同心圓”。

定分止爭繪就和諧“楓”景

在桐城六尺巷社區,孫某改造早年購買的廢棄廠房,順帶幫鄰居平整了部分路面,改善了周邊群眾居住環境。

而在此前,因擔心工廠重建影響自家採光和通風,鄰居姚某與孫某鬧得並不愉快。清代大學士張英的第十二世孫,六尺巷社區黨總支書記、社區居委會主任張耘得知后,帶著兩人重溫了傳頌百年的六尺巷故事,運用“六尺巷六步走”工作法,成功勸說雙方各退一步,同意以原來廠房牆角為界,讓出一段距離重砌院牆,雙方握手言和。

“六尺巷蘊含著和諧禮讓的優秀傳統文化,運用到調解工作中,倡導德法相依,促使矛盾當事人主動讓步達成調解協議,實現爭利少一點、讓利多一點,減少矛盾激化、復燃的可能。”張耘說。

桐城市將六尺巷折射的文化內涵與司法實踐融合,孕育出“六尺巷六步走”工作法,成為化解矛盾糾紛的“金鑰匙”。300多個“六尺巷調解室”全面鋪開,調解員們靈活運用“聽、辨、勸、借、讓、和”六步法,引經據典演繹現代版“各讓三尺”。

通過激活徽文化的“善治”基因,安徽各地抓好矛盾風險動態排查、實質化解、源頭管控,解鎖了一個個“平安密碼”。蕪湖市沈巷鎮預防化解征地拆遷矛盾“三問”工作法、馬鞍山市醫療糾紛化解“導、解、防”工作法、桐城市“六尺巷六步走調解”工作法成功入選全國“楓橋式工作法”。合肥市“巷導計劃”、阜陽市“四事四權”、滁州市皖“楓”蘇暢、黃山市“歙事井然”、銅陵市“銅心解紛”等一批創新實踐涌現,全省90%以上矛盾糾紛在鄉鎮(街道)、村(社區)得到及時有效化解,繪就平安安徽好“楓”景。

強基導向提升陣地建設

按照“集中辦公+協同聯動”形式,霍山縣綜治信息中心、縣信訪局整體入駐綜治中心,訴調對接工作團隊、行業性專業性調委會等矛盾糾紛化解核心力量必須入駐,每天19個辦事窗口為群眾提供“點單”服務﹔

走進4800平方米的無為市綜治中心,公檢法司以及信訪、住建等十余個部門常駐輪駐,其他部門隨叫隨到,實現群眾訴求“最多跑一地”﹔

打開固鎮縣綜治中心的矛盾糾紛化解信息平台,700多個縣直部門、鄉鎮村居、基層站所、調委會等賬號在線運行,實現矛盾糾紛“一網通辦”……

如今,安徽加快推進綜治中心規范化建設,進一步健全完善綜治中心實體化運行與一體化運作工作機制,推動綜治中心“高效+閉環”式運行管理,各級綜治中心持續夯實壘強,平台建設更加健全、工作機制更加完善、治理能力穩步提升。

為夯實社會安全穩定根基,安徽持續加強基層陣地建設。安徽法院系統打造“村居微法庭”“周末村居法庭”“‘楓橋式’無訟服務點”等站點,在推動多元解紛、保障鄉村振興、強化源頭治理等方面發揮作用,7個基層人民法庭入選最高人民法院新時代人民法庭建設案例。安徽檢察機關堅持“一院一策”,推進基層院典型經驗和工作品牌建設,以先進典型示范作用帶動爭先創優集群效應。安徽公安機關深化派出所警務機制改革,做到市縣“一村(格)一警”全覆蓋,328個符合條件的派出所全部完成“兩隊一室”改革,9個派出所被評為全國“楓橋式公安派出所”。安徽司法行政系統有效發揮人民調解“第一道防線”作用,2.2萬個人民調解委員會為基層矛盾糾紛預防化解提供專業支撐。

守護平安,每個人都是“主角”。安徽上下凝心聚力,在社會治安防控、矛盾糾紛化解、基層社會治理等方面持續發力,以更高的標准、更優的機制、更實的舉措,讓江淮大地的“平安底色”越發鮮亮,群眾的“幸福成色”越來越足。(記者 李光明 范天嬌)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