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首次發布生態產品目錄

化“綠水青山”為“金山銀山”。為探索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省林業局、省發展改革委、省統計局近日聯合印發《安徽省生態產品目錄(2024年版)》(以下簡稱《目錄》),這是安徽省首個涵蓋森林、草地、濕地、農田、城市五種生態系統的生態產品目錄清單,對於推動生態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具有重要意義。
什麼是“生態產品”?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了解到,所謂生態產品是指生態系統為經濟活動和其他人類活動提供且被使用的最終貨物與服務貢獻,可分為物質供給、調節服務和文化服務三類。參照聯合國《環境經濟核算體系—生態系統核算》(SEEA-EA)和《規范》等國內外相關標准,生態系統可劃分為森林、草原、濕地、荒漠、海洋、農田和城市七大類型。安徽省涉及上述七大生態系統中的五種,沒有荒漠和海洋生態系統,在生態產品分類指引的基礎上,形成了森林、草地、濕地、農田、城市生態系統生態產品目錄。
其中,物質供給類生態產品如林產品、草產品、水產品、農產品、農林牧漁產品等,展現安徽省豐富的自然資源產出;調節服務類生態產品涵蓋水源涵養、水質淨化、土壤保持、防風固沙、洪水調蓄、固碳釋氧、空氣淨化、局部氣候調節、噪聲消減等生態系統服務功能,體現生態系統對維持生態平衡和應對氣候變化的重要作用;文化服務類生態產品則包括旅游康養、休閑游憩、教育科研、精神審美、景觀增值服務等,挖掘生態資源的文化價值和社會功能。
生態產品目錄清單編制是健全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基礎性工作。安徽商報、元新聞記者從省林業局了解到,此次《目錄》的發布,旨在全面梳理安徽省生態產品資源,為生態產品的統計、核算、評價及經營開發提供有效依據,助力全省生態文明建設和綠色發展。下一步,安徽省將以《目錄》為基礎,進一步完善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相關政策和機制,探索生態產品市場化交易路徑,推動生態資源資產化、產業化。
據介紹,目錄清單將實行動態調整。安徽省鼓勵各地結合自身資源稟賦和發展需求,積極開展生態產品價值實現的實踐創新,將生態優勢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優勢和民生福祉,為建設美麗安徽、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安徽商報 元新聞記者 劉媛媛 通訊員 陳瑤)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