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涂街巷裡的“溫暖速遞員”

在馬鞍山市當涂縣,提起“華姐”,無人不曉。她是幼兒園園長,是義警協會講師,更是千萬孩子心中的“華媽”、百姓眼裡的“反詐衛士”。她用腳步丈量公益之路,從守護祖國花朵到筑牢反詐防線,用凡人微光點亮無數人生命的希望。她就是安徽省巾幗志願優秀人物、省三八紅旗手張華。
守護成長:從“紫絲帶”到“太陽花”的溫暖接力
2016年,張華加入當涂義警隊伍,一句“我是華姐,有事找我”的個性簽名,成為無數家庭的“安心符”。2019年大年初七,正與東北老同學聚餐的她,接到孩子走失警情后,立刻放下碗筷,帶著10余人冒雨搜尋12小時,最終在菜市場角落找到凍得發抖的孩子。當孩子母親跪地致謝時,她眼眶泛紅:“那一刻,我知道肩上的責任比天大。”
為從源頭守護安全,她發起“紅書簽之紫絲帶”行動,帶領80名義警走進全縣校園,開展防欺凌、防走失、防溺水宣講,3萬余名學生受益。2020年,做完甲狀腺切除手術僅7天,她不顧暈車嘔吐,堅持走進課堂。“看到孩子們的笑臉,病痛就忘了。”她幽默生動地宣講,讓所到學校實現校園暴力“零發生”。 同年,她牽頭成立當涂縣首支巾幗志願隊伍“太陽花志願服務隊”,119名志願者追隨她的腳步,將安全課堂送進45所學校,成為馬鞍山志願服務的閃亮名片。
心靈燈塔:手機屏幕后的 “24小時媽媽”
“張老師,我想和你說說話……”2018年起,張華開通“夜聽”抖音欄目,用故事和談心為孩子們搭建心靈港灣。手機裡869個孩子的備注,見証著她“不下線”的陪伴。 2021年深夜,一條“明天將離開世界”的短信讓她揪心。顧不上次日即將入院治療,她與丈夫驅車30公裡,在村口陽台救下因早戀欲輕生的女孩。“孩子抱著我哭了整夜,那一刻,我就是她的媽媽。”這樣的緊急救援,她經歷過27次,而“夜聽”累計播放量已超百萬,成為孩子們心中的“深夜熱線”。
反詐先鋒:鏡頭前的 “防騙說書人”
“看到家長被騙后絕望的眼神,我必須做點什麼。”2020年,一名家長因刷單被騙10萬元,險些帶著孩子輕生的場景,讓張華決心投身反詐宣傳。她從零學起拍攝制作,至今產出202個反詐短視頻、開展35場直播,覆蓋20余萬人次。 一次,接到市民求助稱妻子執意匯30萬元“做任務”,她邊打電話勸阻邊趕往銀行,一路播放自己制作的反詐視頻,列舉真實案例,最終在櫃台前挽回損失。“用身邊事講給身邊人,大家才聽得進。”她原創的16首反詐兒歌在幼兒園傳唱,抖音單條視頻點贊超10萬,讓防騙知識走進千家萬戶。
初心如炬:病軀裡的“滿格戰斗力”
心衰三期診斷書、常年隨身攜帶的藥盒,從未讓張華放慢腳步。有人勸她休息,她指著手機裡孩子們的留言:“你看,他們喊我‘華媽’,這就是最好的止痛藥。” 從晨光裡的幼兒園晨檢,到深夜直播間的反詐提醒,她的時間表被公益填滿,卻總說 “我只是做了每個普通人都能做的事”。
當涂的街巷裡,“華姐”的身影依然忙碌 —— 或許在給孩子們上安全課,或許在幫老人識破詐騙電話,或許在奔赴下一場救援的路上。她用行動証明,公益不是壯舉,而是無數個“放不下”的瞬間:放不下迷路的孩子,放不下絕望的家長,放不下任何一個需要溫暖的人。在公益這條長河裡,張華是不知疲倦的劃槳者。她未必光芒萬丈,卻始終溫暖有光,讓每個靠近她的人都相信:愛,是可以傳遞的力量。(陶宗琴 丁家柳)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