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屆中國(安徽)科交會共征集成果4147件

人民網合肥4月22日電(陶偉)第三屆中國(安徽)科技創新成果轉化交易會(以下簡稱“科交會”)將於4月26日至28日舉行。人民網安徽頻道獲悉,截至目前,本屆科交會邀請C9全部高校、44所雙一流高校以及110余家院所參會參展,發動70余家中國科協所屬全國學會面向會員和會員單位征集展品,共征集成果4147件。
據悉,征集的4147件成果中,科技引領展區成果1542件,產業創新展區成果1562件,生態賦能展區成果495件,“雙招雙引”路演對接區成果505件,新技術新產品演示體驗區成果43件。其中省外成果佔比超過50%。
另外,截至目前,本屆科交會共征集技術需求1649項,涉及企業1129家。從產業領域看,覆蓋安徽“6178”現代產業體系,其中新材料、高端裝備制造、人工智能領域是企業技術需求集中的重點領域,數量佔比分別為20%、14.6%、9.5%。
值得一提的是,自本屆科交會籌備啟動以來,安徽各市和省有關單位,通過摸排、走訪、洽談以及舉辦“雙創匯”等系列對接活動,促成對接交易項目401個,金額超1000億元,其中合肥市、馬鞍山市、蚌埠市成效最為顯著,分別達成合作交易金額390.8億元、154.9億元、139.6億元。
高校是尖端科技成果的重要源頭。本次重點高校展區以“科技賦能未來”為主題,攜手國內48所頂尖高校,全景展現了351項尖端科技成果,其中省外成果佔91.5%,覆蓋了全部C9高校,44所雙一流高校,邀請300多名安徽省外頂尖高校專家、學者參會。
清華大學的高幀率掃描透射電鏡相機、北京大學的情感伙伴仿人機器人、浙江大學的智能仿生機器人展現了頭部高校在新一代信息技術與人工智能等領域的前沿創新成果﹔復旦大學可穿戴柔性傳感器、南京大學大數據智能計算等實現了領域重大突破,共同打造了一場集展示、體驗、交流於一體的科技盛會。
據悉,此次高校板塊的創新成果多數是通過教育部安徽高等研究院征集而來的。2023年以來,安徽頂格推進安徽高等研究院建設,目前共啟動校企聯合人才培養與科研攻關項目899個,涉及上海交通大學、復旦大學、浙江大學等78所省內外高校,服務長鑫存儲、奇瑞、國軒高科等528家省內企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