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市包河區:黨建引領“三治融合” 解鎖基層治理“幸福密碼”

自2023年成立以來,合肥市包河區杭川社區黨委牢牢堅持黨建引領,以居民的需求為導向,深化“德治、法治、自治”三治融合,構建共建共治共享的社區治理新格局,打造有溫度、有活力、有秩序的和諧社區,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數。
德治潤心,打造溫情社區
杭川社區黨委充分發揮德治在社區治理中“以德育人,以德促和”的重要作用。
打造文化陣地。社區依托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和小區黨群服務站,建立圖書閱覽室和圖書角,開展圖書借閱、繪本閱讀、讀書分享會等活動,以文化浸潤提升居民歸屬感。
弘揚傳統文化。常態化開展經典誦讀、國學宣講、紅色故事會等弘揚傳統文化活動,促進社區和諧和個人的全面發展,增強文化自信。
宣傳文明禮儀。社區建立黨員和居民志願服務隊伍,堅持問題導向,定期開展禁止高空拋物、文明養犬、鄰裡互助、孝老愛親等文明禮儀宣傳,增強居民的安全意識和文明素養,培育新時代好市民。
道德實踐聚力。創新開展“最美家庭”“最美志願者”“身邊好人”等評選活動,挖掘身邊榜樣10例,通過道德講堂、市民學校等形式弘揚凡人善舉,營造向上向善的良好社區氛圍。
法治護航,打造秩序社區
杭川社區充分運用法治思維助力基層治理,解決社會矛盾,維護社區穩定。
普法宣傳常態化。社區挖掘、培育普法宣傳志願者隊伍,在小區廣場、出入口和樓棟單元口等人流密集區域,通過擺台、發放宣傳單頁、知識競答、情景劇表演等形式,常態化開展民法典、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合肥市物業管理條例》等與居民密切相關的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居民的法律意識和維權意識,爭做遵紀守法市民。
矛盾化解在小區。杭川社區建立“四員一律+社區工作人員+紅色小管家+黨員和居民骨干”多元參與的調解隊伍,針對小區治理中存在的鄰裡糾紛、噪音擾民、物業矛盾、消費糾紛、家庭矛盾等進行調解,第一時間化解矛盾糾紛,真正做到矛盾不上交,化解在小區。截至目前,累計開展矛盾糾紛化解300余起,有效維護了社會穩定與社區和諧。
自治聚力,打造活力社區
杭川社區充分調動居民參與小區事務的熱情,激發居民自治的活力。
社區“兩委”進駐小區。社區選派基層工作經驗豐富、綜合素養高的社區“兩委”擔任小區黨組織書記兼網格長,進駐小區辦公,統籌開展居民自治工作。
組建培育自治隊伍。網格長牽頭組建“1+2+N+X”小區自治隊伍,並通過結對幫、培訓學、外出看、活動帶等形式進行培育,提高居民參與自治的能力,使其成為了社區治理的好幫手。
廣泛開展議事協商。社區依托黨群議事會、樓棟協商會、網格工作例會、“暢談廣場”等方式,組織居民深入參與關切的熱點問題和矛盾的協商共治,形成“有事商量辦”的良性治理氛圍和格局。自2023年社區成立至今,已先后組織開展議事協商會議100余次,成功解決了電梯管理、車位抽簽、垃圾分類投放點管理等急難愁盼問題,讓居民充分發揮了主觀能動性,激發了自治的活力,增強了歸屬感。
志願服務精彩紛呈。黨員和居民志願者積極投身微公益創投、鄰裡互助、公益托輔、環境保護、鏟雪除冰、手工制作、興趣培養等活動300余次,讓“陌鄰”變“睦鄰”。(余秀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