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省培訓如何“量體裁衣”?合肥珠海兩地完成首次聯合辦學

4月14至18日,合肥、珠海2025年春季學期中青年干部培訓班在珠海市委黨校開班。作為兩地首次聯合辦學的實踐,60名合肥學員在珠海進行了為期5天的“理論授課+珠海實踐”學習培訓。
結合合肥實際,此次培訓突破傳統干部教育框架,首次以“需求清單”牽引課程設計,圍繞合肥產業集群體系,聚焦科技創新、產業發展、區域協同等課題,開設專題講座和現場教學。
“本次中青班,我們重點選擇了珠海特色資源及優勢產業,比如生物醫藥、低空經濟等產業,做出課程設計安排,希望兩地學員在互學互鑒中拓展發展思路,在思想碰撞中促進學學相長,進一步推動兩地深化區域協作,實現互促共贏。”珠海市委黨校常務副校長羅紅表示。
創新培訓模式的同時,開班當日,兩地干部學員還就產業發展路徑、招商政策優化及企業服務提效等方面的特色做法進行深入交流。
“既能答疑解惑,又能剖析經驗,這樣的融通互動讓我受益良多。”合肥學員、市投資促進局綜合處四級主任科員魏儀說。
靶向賦能,課堂延伸到一線
走進健帆生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了解企業布局發展的創新實踐﹔探訪橫琴跨境電商(華發)創新產業園,聚焦如何打造數字貿易樞紐鏈動全球......此外,合肥學員還深入橫琴天沐琴台展示廳、珠海格力電器股份公司、中航通用飛機有限責任公司、港珠澳大橋等處,進行沉浸式研學。
“珠海市的低空產業發展呈現全市一盤棋的局面,各區結合各自優勢協同發展。”合肥學員、蜀山區發改委二級主任科員陸莉在交流學習中表示,珠海的發展經驗帶來許多啟示:既要做好低空產業規劃的頂層設計,謀劃好相關縣區錯位發展、協同發展,也要利用好本地院校的豐富資源,高標准開展匹配人才培養,為低空經濟這一新質生產力的發展謀劃好長遠之基。
“在當前生物醫藥產業發展新形勢下,怎樣建設新型生物醫藥產業園區空間促進產業發展?珠海市自2023年啟動5.0產業新空間建設以來,通過國企主導、精准招商、全鏈條配套等舉措,打造全國首創低成平、高品質產業載體,在載體建設、產業集聚、生態優化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非常值得我們重點學習借鑒。”合肥學員、高新區投促局生命健康處處長李家和說。
“珠海通過舉辦高規格展會,聚集行業資源,帶動人流、物流、資金流,通過簡化通關流程,完善配套服務,讓進出口更順暢。”最讓合肥學員、市商務局商貿服務業促進處處長趙多佳印象深刻的是珠海把特色景點和商業活動結合,打造出集旅游、購物、體驗於一體的消費場景,對於進一步提振合肥消費具有很好的借鑒意義。“我將把所學所見轉化為實際工作方法,探索適合我市發展的商務模式,為企業和群眾提供更好服務。”趙多佳說。
學而會之,培養為基促成長
不厚其棟,不能任重。干部教育培訓是提高黨員干部素質和能力的重要途徑,也是黨的事業發展的重要保障。
“希望借這次培訓班搭建起一架橋梁,深化合肥與珠海的干部交流,讓更多學員在互學互鑒中,碰撞出創新火花。”市委組織部干部教育處處長葛瑞鬆說。
緊抓長三角一體化發展、長江經濟帶高質量發展和中部地區崛起等戰略疊加優勢,近年來,“懂政策的人講政策,會方法的人教方法,有經驗的人談經驗。”合肥市委組織部有關負責人說,這種“干而論道”式培訓方法,能夠幫助廣大學員拓展視野、掌握方法、提升能力,在實戰中更好地把握國家政策導向、產業發展方向、技術變革走向。
通過有針對性的選調部分重點培養的領導干部和優秀年輕干部參加專業化能力培訓,實行集中培訓和實踐鍛煉相結合,再優中選優,選派一批業務能力強的干部到先發地區或基層一線實踐鍛煉,近年來,合肥市精准實施干部隊伍專業化能力提升工程,選派了1000多名干部跟班學習或挂職鍛煉,不斷積累工作經驗,實現干部個人成長與地方經濟社會發展共進。(儲慧)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