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滁州:清明新風潤南譙 紅色薪火映初心

2025年04月03日16:2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人間四月芳菲始,又是一年清明時。清明節,是慎終追遠、緬懷先烈、寄托哀思的傳統節日,也是賡續紅色血脈、推進移風易俗、弘揚時代新風的文明載體。

清明節即將來臨,滁州市南譙區積極發揮各級文明單位、文明村鎮、文明校園、文明家庭等示范引領作用,積極開展移風易俗宣傳、推行新式祭掃、網上祭英烈等文明實踐活動,在全區范圍內倡導“平安清明、文明祭掃、傳承精神”,讓清明節成為展示全區精神文明建設和公民道德素養的新窗口。

滁州市湖心路小學學生為烈士敬獻花籃。

滁州市湖心路小學學生為烈士敬獻花籃。

緬懷先烈寄哀思 紅色基因永傳承

4月2日,南譙區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聯合多部門在皇甫烈士陵園舉辦“緬懷先烈寄哀思 紅色基因永傳承”主題活動。區直單位代表、中國好人、文明家庭、志願者及滁州新銳高級中學師生齊聚革命烈士紀念碑前,通過默哀、誦讀紅色家書、敬獻花籃、為烈士墓碑描金等方式,深切緬懷英烈。活動現場,滁州新銳高級中學學生朗誦《緬懷先烈 薪火相傳》,中國好人沙扣年誦讀夏明翰家書,滁州市文明家庭王光忠宣讀文明祭掃倡議書,激發參與者對革命精神的崇敬與傳承。

與此同時,滁州市湖心路小學、烏衣社區、擔子社區退役軍人服務站等單位組織師生、黨員及退役軍人前往鏡園烈士陵園等地開展祭掃活動。少先隊員重溫入隊誓詞,退役軍人追憶革命歷程,以庄嚴儀式讓紅色基因深植人心。

章廣鎮文明實踐志願者為烈士墓碑描金。

章廣鎮文明實踐志願者為烈士墓碑描金。

綠色祭掃樹新風 文明理念入萬家

南譙區各地各單位成立文明勸導志願服務隊,在重點區域開展清明祭掃勸導活動,對燃放爆竹、紙錢等進行勸導,引導居民群眾採用低碳、安全的方式進行祭掃。龍蟠村、紫南社區、施集社區等新時代文明實踐站志願者向居民群眾發放《滁州市移風易俗行為規范》、移風易俗倡議書等,並向居民群眾講解、推廣鮮花祭祀和網上祭掃,倡導綠色環保理念,提升居民文明素養。

各社區還創新活動形式,將傳統文化融入現代生活。東坡社區開展“艾香社區裡 青團共寄清明情”活動,居民親手制作青團,在美食中感悟傳統﹔紅廟社區以“一針一線傳追憶”為主題,教授居民鉤織絨線雛菊,用指尖藝術傳遞哀思,既環保又飽含心意。

紅廟社區開展一針一線傳追憶活動。

紅廟社區開展“一針一線傳追憶”活動。

弘揚家風植情懷 家國同心譜新篇

龍蟠南苑社區組織開展“清明寄相思 家風永傳承——我們的節日·清明”主題活動。活動中,社區工作人員與居民群眾共同誦讀何叔衡、趙一曼等革命先烈的家書,通過品讀英烈的家書,從文字和聲音中,體會跨越時間的生命故事和家風傳遞,傳承紅色基因,汲取紅色力量。

成效顯著展新貌 文明新風潤城鄉

南譙區通過系列主題活動,將清明傳統文化與愛國主義教育、移風易俗緊密結合。活動不僅增強了群眾對紅色歷史的認同感,更推動了文明祭掃、綠色出行的新風尚。居民紛紛表示,將以實際行動支持環保祭掃,讓清明節更加“清”、更顯“明”。

細雨潤物,薪火長明。南譙區以清明節為契機,以活動為載體,既守護了文化根脈,又彰顯了時代新風,為構建文明和諧的社會環境提供了堅實的精神支撐。下一步,南譙區將持續深化移風易俗實踐,讓文明之花常開,讓紅色血脈永續。(劉恩濤 李星星 文/圖)

(責編:劉穎、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