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高新區:區域化黨建激活基層善治新動能

合肥高新區堅持大抓基層鮮明導向,創新構建“平台區域覆蓋、隊伍區域聯動、品牌區域提升”黨建引領基層治理體系,推動組織體系向末梢延伸、治理力量向一線匯聚、服務資源向重點聚焦,著力打造基層治理新樣態。
搭建“區域化”平台,構建治理共同體
構建“中心黨委—社區黨組織—小區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基層組織五級鏈條,推動黨組織體系延伸到末梢,打通服務群眾的體系脈絡。
以黨建為紐帶打通條塊、組織、單位壁壘,吸納全區大院大所、駐區單位、“兩企三新”組織等39個成員單位建立“大黨委”工作機制,將成員單位的職能優勢、產業優勢、人力優勢在基層集聚,把“服務對象”轉化為“治理力量”。
推動“大黨委”向園區、商圈、樓宇延伸,依托合肥創新院、中國聲谷產業園等園區,合肥砂之船奧萊、高新銀泰等商圈,拓基金座、置地中心等樓宇,打造“寧聚裡”、暖“新”有樂等黨建引領基層治理品牌7個,暢通服務企業、職工、轄區群眾的“最后一米”。
建強“區域化”隊伍,鍛造治理生力軍
發揮社區優秀老書記、退休老黨員老干部“人熟地熟情況熟”的優勢,依托“兩代表一委員”、律師事務所等服務資源,打造“張雲書記”工作室、老黨員工作室等8個,開展黨務培訓、理論宣講等10次,調解各類糾紛55起。
聘請88位區內企業、駐區黨員代表及負責人擔任“大黨委”兼職委員,發揮兼職委員的資源優勢和人才作用,定期召開黨建聯席會、小區議事會等協調解決基層治理難點堵點問題169個。
發動303名在職黨員到小區報到,通過“在職黨員特長庫”和“居民需求清單”雙庫匹配,推動在職黨員化身政策宣講員、矛盾調解員、資源鏈接員,充分發揮先鋒模范作用。
選拔36名高校大學生兼任黨組織書記助理和社區團委副書記參與小區治理,助力開展拆遷項目協議簽訂、關心關愛獨居老人、協調解決物業投訴矛盾等工作。
培優“區域化”品牌,釋放治理新效能
蜀麓中心林溪社區立足國際人才發展需求,組建“紅管先鋒”服務團隊、創新“智聯議事會”機制、共建“歸雁合鳴”聯盟,定期開展企業家、國際人才沙龍活動,邀請優質企業開展“示范企業參訪”等活動33場,活用人才資源為社區治理聚勢賦能。
柏堰中心打造“柏堰夜話”議事協商品牌,集聚在職黨員、社區書記、紅色小管家等人員隊伍,累計開展議事協商132起解決問題141個,慰問幫扶困難群體700余次。
長寧中心組建“金頭盔”新就業群體志願服務隊伍,聘請45名外賣小哥和快遞員擔任“社情民意監督員”“食品安全監督員”和兼職網格員,常態化參與文明創建、食品安全、安全生產等工作,通過“隨手拍”等方式反饋路面坑窪、牆面臟污、廣告破損、飛線充電、消防隱患等問題96個,開展反詐宣傳38次。(孫瑩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