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天長:10萬台農機備戰春耕 農業機械化率超九成

春回大地,萬物復蘇,皖東地區春耕生產進入關鍵時期。安徽省天長市16個鎮(街道)立足當前農業生產實際,正在全力組織開展農機裝備戰前檢修保養,為春耕機械化生產再上一層保險。
在天長市石梁鎮陸營村,開峰農事服務專業合作社的機房內一片繁忙景象。農機具零部件整齊擺放,維修師們熟練地拆卸、組裝,為“冬眠”數月的農機具進行全面“體檢”。
“我們合作社擁有數字化植保無人機、大型拖拉機、收割機、高速插秧機等農機具70多台套,建有1000平米農機大院、大型育秧工廠各1座,建立了‘合作社+種植大戶+普通農戶’農事社會化服務機制,不僅提升了農機利用率,還降低了生產成本,為春耕生產提供有力保障。”開峰農事服務專業合作社負責人陳開峰介紹說,合作社為附近種植戶提供“全鏈式”農事服務3萬畝、“點單式”服務7.58萬畝,該社今年新增流轉自種耕地500畝、新增農事服務面積5.8萬畝,並更新了25台現代化大型機械,准備甩開膀子大干一場。
在天長市蘆龍農事專業合作社的農機大院內,插秧機、烘干機、收割機等各類大型農機具整齊擺放。技術人員正動作熟練地進行發動機清理、設備調試等工作。理事長劉明文說,他們合作社借助智能化農機新裝備和現代化管理新技術,整合了周邊7個村(社區)的零散農田6萬多畝,實現規模化、機械化農事托管服務。
近年來,天長市通過政策扶持和技術創新,不斷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現代化農機設備廣泛應用於田間地頭。2024年,全市農業機械化率達90%以上,耕種收儲綜合機械化水平94.69%,糧食產量88.21萬噸,糧食生產已實現二十一連豐。今年第一季度,全市新購置農機具1.48萬台套。
“天長市是國家重要商品糧基地縣,素有‘江淮糧倉’之稱,農業基礎條件厚實,已建成配套完備的高標准農田98.5萬畝,佔全市耕地面積86.7%,適合農業機械化種植。”天長市農業農村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邵春林說,隨著農機裝備的不斷升級和農事服務的持續優化,天長市的農業生產正朝著高效、綠色、智能化的方向穩步邁進,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推動鄉村振興貢獻力量。(趙榮俊 張曉娟)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