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徽五河:小漁具“釣”出致富“新賽道”

2025年04月03日11:0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一年之計在於春。走進安徽省五河縣雙寧漁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全自動機械設備飛轉,機械臂精准作業,工人專注巡視,不時停步檢品,技術人員調試設備,一派繁忙生產景象。

生產車間。

生產車間。

“我們雖是小微企業,但非常重視生產流程優化。設立質檢崗位,從原料採購到成品出廠,各工序和產品質量嚴格把控,按標准操作,確保產品符合市場需求。目前,產品暢銷國內,遠銷美國、韓國、日本等國際市場,年產值2000萬元。”公司負責人郭澤雙自豪地說。

郭澤雙是安淮本村人,早年前往浙江濨溪打工,憑借吃苦耐勞的精神和對技術的鑽研,不僅掌握了漁具生產的專業技術,還積累了一定的管理經驗,開起了自己的漁具加工小作坊。后來,郭澤雙懷著為家鄉發展出點力的信念,2008年回到安淮村,成立五河縣育才漁具廠。

“創業初期,條件異常艱苦。幾間簡陋的小廠房,屈指可數的幾個工人,全靠手工生產,困難重重。那時候真的很難,資金短缺、設備落后,但是政府給了我很大的支持,從場地協調到資金扶持,讓我有了堅持下去的信心。”郭澤雙感嘆道,如今,漁具廠已從最初100多平方米的小廠房,擴展到8000平方米的現代化廠區,工人從5人發展到現在的200多人,生產技術也從手工操作轉變為全自動化機械運作。

“漁具廠能有今天的發展,離不開政府和當地村干部的關心與支持。現在公司發展好了,我也要為家鄉做些實實在在的事。”2018年1月,五河縣雙寧漁具有限公司正式成立,6月,他積極與相關部門溝通,將漁具廠申請變為就業幫扶車間。

“漁具配件加工相對簡單,而且工作時間自由靈活,按件計工資,多勞多得,工資按月發放,村民也可以拿回家裡做。”郭澤雙介紹,目前車間穩定就業60余人,居家就業150多人,其中脫貧戶12人,監測對象1人。這種靈活的就業方式,既解決了村民的就業問題,增加了他們的收入,又讓他們能夠兼顧家庭,解決了后顧之憂。

“我在這廠裡上班已有8年多了,屬於熟練的技術工,一個人看管5台機械,工資是按件計算,一天下來能掙200多元,而且廠子離家近,僅5分鐘的路程,方便照顧家裡的老人和孩子,也不耽誤家裡的農活,比外出打工好太多了。”在機械操作台的樊竹青笑著說。

郭澤雙表示,未來將繼續努力,不斷創新,擴大生產規模,帶動更多村民就業,為家鄉的經濟發展貢獻更大的力量。

頭鋪鎮相關負責人介紹,近年來,為進一步推動鎮域產業升級,資金上,出台引導扶持政策,助力企業更新設備、擴大規模、開展研發﹔大力開展技能培訓,組織村民學習相關技術,提升入職員工素質﹔開展“資源優化組合”行動,幫助眾多企業擺脫零散低效模式,形成產業集群效應,全鎮12家漁具企業在同一區域集聚,實現資源共享、優勢互補,提升了產業競爭力。(張元敏 文/圖)

(責編:劉穎、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