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農業保險為高水平建設江淮糧倉 “保駕護航”

今年以來,在安徽金融監管局指導下,安徽省保險業深入貫徹落實省委一號文件精神,將服務“三農”、助力鄉村全面振興作為重要使命,不斷加大對春耕備耕的保障支持力度,持續提升農業保險保障水平,優化降低農業保險費率,積極運用科學技術做好農業保險防災減災、承保理賠“雙精准”工作,推動農業保險為高水平建設江淮糧倉“保駕護航”。
緊跟農時不負春
一年之計在於春,一年好景看春耕。春耕備耕是全年糧食生產的“首戰”,在春風拂過田野的時節,江淮大地正緊鑼密鼓地開展春耕備耕工作。安徽省農險經營公司緊跟農時,不斷加大對春耕備耕的保障支持力度,以承保、理賠服務質量提升為核心,推動農業保險全方位護航春耕備耕。
開春以來,國元農險安徽分公司不斷加大服務下沉力度,組織人員走入田間地頭,了解廣大農戶的實際需求,扎實做好春耕備耕農業保險服務工作。公司在穩步提升大宗農作物完全成本保險保障水平的基礎上,開展商業性小麥補充保險、種植收益保險、收獲期火災保險等特色農險,進一步滿足農戶更高保障需求。
國元農險為種糧大戶蘇某某開出池州市首單小麥收獲期火災保險。
人保財險安慶市分公司積極推進小麥完全成本保險,擴大春耕農作物承保覆蓋面,提升糧食、油料等重要農產品保障,保護農戶的種植積極性。公司通過微信、短信、宣傳單等途徑,對油菜、小麥、蔬菜等農作物易受自然災害、病虫害種類和防治措施進行宣傳,用簡單易懂的方式向農戶講解農業保險,提升政策性農業保險宣傳的深度和廣度。截至3月19日,累計開展微信宣傳2萬人次,短信宣傳1.5萬人次,分發宣傳折頁10000余份。
持續提升保障水平
農業生產面臨著自然風險和市場風險的雙重挑戰,在災害和風險面前,農業保險是農民的“定心丸”。安徽省保險機構貼近農戶需求,持續推進產品創新和服務創新,為廣大農戶撐起農業生產保障“防護網”。
3月2日至3日,滁州市出現低溫強對流天氣,對農業生產經營造成較大影響。人保財險來安支公司在接到蔬菜大棚種植大戶報案后,立即前往來安縣張山鎮倒橋村,運用“耘智保”精准查勘因暴風造成的大棚棚架、棚膜和棚內蔬菜損失,開辟綠色理賠通道,及時兌現賠款2萬余元,支持農戶及時維修、加固棚體,應對接下來的雨雪低溫天氣,幫助農戶盡快恢復蔬菜再生產。2025年已是人保財險來安支公司經辦該縣蔬菜大棚保險的第五年,公司累計為46戶蔬菜大棚經營主體提供風險保障15119.7萬元,累計賠付226.3萬元,受益43戶(次)。
太保產險安徽分公司加大產品研發力度,滿足不同地區、不同農戶對農業保險產品的多樣化需求。針對小麥、油菜等農作物,公司推出油菜籽價格指數保險、小麥收獲期降雨指數保險等創新險種,為農戶的農業生產收益提供保障。春耕期間,公司油菜籽價格指數保險預計承保28134畝、小麥收獲期降雨指數保險預計承保58356畝。
切實降低保費負擔
全省春季農業生產工作會議強調,要落實好各項強農惠農政策,讓廣大農民多種糧、種好糧。安徽省保險機構優化降低農業保險費率,降低農戶、農企的保費負擔,成為保險業助力高水平建設江淮糧倉的生動實踐。
據了解,2025年根據省財政廳相關文件精神,人保財險巢湖市分公司對稻谷、小麥、玉米、大豆完全成本保險保障水平、保險費率均做了不同程度優化調整。其中,春耕在地作物小麥保障水平不變,農戶自繳保費由11.61元/畝下調至9.288元/畝,下調比例達20%。2025年人保財險巢湖市分公司已累計承保屬地小麥72萬畝,為3900余戶農戶提供風險保障超6.2億元,費率調整后累計為農戶減少保費支出167.2萬元。
在進一步優化降低農業保險費率的同時,公司農業保險產品的保障水平仍在穩步提高,備耕糧食作物水稻、玉米的保障水平分別由1000元/畝提高至1100元/畝,700元/畝提高至1000元/畝。根據近三年屬地平均投保面積測算,2025年預計為屬地4萬余戶次水稻、玉米種植農戶增加風險保障超1.7億元。新增油料作物大豆完全成本保險,保障水平由基本險225元/畝提高到完全成本保險700元/畝,2025年預計為屬地2000余戶大豆種植農戶增加風險保障超650萬元。
科技推動防災減災
金融助力高水平建設江淮糧倉,不僅體現在保險保障水平提升上,更體現在利用科技推動農業保險防災減災和高質量發展上。
國元農險安徽分公司圍繞“預防為主,防治結合”的防損服務方針,不斷加大科技投入,運用衛星遙感、大數據等技術強化監測預警,深化與農業、氣象、水利、應急等部門的合作,重點做好承保前的檢驗和風險評估預測、承保后的災害預警和事故調查分析,通過無人機巡查、土壤墒情監測等技術手段,實時跟蹤作物長勢,全面提升農業保險風險識別能力。
國元農險阜陽中支通過無人機巡查實時跟蹤小麥長勢。
同時,公司還多渠道加強農業保險防災減災宣傳工作,結合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和“雙精准”業務要求,利用電視、廣播、微信公眾號等線上渠道和懸挂標語、農村廣播、發放宣傳冊等線下渠道,加大農業防災減災知識宣傳,增強農戶的防災減災意識,切實保障農戶權益。
中華聯合安徽分公司開展“護航春耕科技助農”專項行動,組織農業技術專家團隊深入多地麥田,通過專家田間現場技術指導,提升農戶防災意識。活動中,農業技術專家針對當前小麥生長關鍵期特點,圍繞倒春寒、病虫害、漬澇等主要風險,現場演示科學防控方法,多地農戶現場參與互動,學習災害識別與應急處理技巧。同時,公司結合春耕生產需求,主動提升保險服務,構建風險屏障,重點介紹“商業性小麥補充保險”“菜籽收入類保險”等產品,通過通俗易懂的講解幫助農戶理解保險保障范圍及理賠流程。
科技助力“雙精准”
金融監管總局、財政部等四部委在《關於推進農業保險精准投保理賠等有關事項的通知》中提出推進農業保險精准投保理賠,促進農業保險高質量發展。安徽省農險經營公司積極加強無人機、人工智能等科學技術的運用,提升農業保險承保理賠“雙精准”水平。
國壽財險安徽省分公司不斷探索並應用先進科技手段,公司在種植險承保過程中,大力推廣使用無人機和GIS遙感地圖等現代技術設備來完成承保驗標工作,精確繪制農作物生長區域,借助科技力量實現農業保險的精細化承保和高效理賠。
與此同時,公司結合衛星遙感技術和物聯網技術的應用優勢,逐步完善“國壽i農圖”農業保險地理信息平台及“國壽i農飛”無人機作業管理平台功能,逐步推動按圖到戶精准承保、精准理賠。加強AI生物智能識別技術應用,對奶牛、生豬等主要標的品種全面應用面部識別、智能點數、測長估重等技術。
強國必先強農,農強方能國強。國無農不穩,民無糧不安。在堅持不懈夯實農業基礎、推進鄉村全面振興的進程中,農業保險是不可或缺的“防火牆”和“助推器”。接下來,安徽省保險行業協會將引領全省農險經營公司繼續“擴面、增品、提標”,著力構建多層次農業保險體系,以高質量農業保險高效服務鄉村全面振興。(胡照偉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