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智能新時代 安徽檢察人工智能輔助辦案系統正式上線

人民網合肥4月3日電 (記者韓震震)4月3日上午,在安徽省人民檢察院,安徽檢察AI輔助辦案系統舉行上線儀式,標志著安徽檢察工作邁入“數智融合”新階段,邁出了探索應用人工智能賦能“高質效辦好每一個案件”的新步伐。
2024年初,安徽省人民檢察院聚焦科技賦能辦案,聯合科大訊飛研發人工智能輔助檢察辦案系統,歷經謀劃部署、需求論証、研發試用、場景應用等階段,實現了從無到有、從理念到實踐的跨越式發展。目前,該系統已在全省79家檢察院投入辦案應用,已辦理刑事案件2400余件。
活動現場。人民網記者 韓震震攝
人工智能賦能檢察工作前景廣闊,但如何做好具體賦能,沒有先例可循,記者從安徽省人民檢察院了解到,安徽經過深入探索,確定了一整套研發思路,即明確人工智能能做什麼,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是什麼,人工智能輔助辦案的設計原則和思路。
經過一系列的分析研判,安徽檢察圍繞大模型如何適應司法辦案行為強約束性、強規范化的要求,確定將人工智能的通用能力轉化為一系列工具集,點上賦能到檢察辦案的各環節上,以此解決“人少案多”的突出矛盾,並進一步提升辦案質量。
該系統緊緊圍繞刑事檢察案件辦理和大數據法律監督工作,以盜竊、故意傷害、交通肇事、危險駕駛四類案由為突破,創新設計智能閱卷、文書輔助生成、案卡智能回填、矛盾檢測、偵查監督、法條推送、類案推薦、量型建議、AI問案、對話式建模等十大場景。
“十大賦能場景,均是業務側出題,技術側答題。其中,將文書生成分為5個環節21個步驟,將AI功能拆解成數據抽取、語義分析、總結歸納、知識查詢、文稿潤色等多項功能,再附著到21個步驟上,每步均需檢察官干預確認,將人工智能的‘無所不能’強約束在檢察辦案的‘嚴格規范’中。”安徽省人民檢察院相關負責人介紹道。
2024年10月,安徽省人民檢察院專門成立攻關課題組,會同科大訊飛聯合攻關,經過4個月奮戰,今年2月8日,系統0.1版本終於得以呈現,此后又進行10次迭代升級,成為當下的1.0版本。
今年春節后,安徽檢察啟動試點應用工作,截至目前,全省已運用AI助手成功辦理刑事案件2400余件,基層一線1000名以上檢察官親身體驗了AI助手,普遍反饋在有效保証質量的同時,能夠幫助大幅提高辦案效率。
據統計,試用期間,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檢察官審查案件和撰寫文書時長縮短50%∼70%。量刑輔助、証據矛盾點檢測、偵查監督點推送、數據溯源等功能,幫助檢察官切實增強內心確信。撰寫各類辦案文書,嚴格依據《刑事檢察文書》規范,也促進了檢察辦案更加規范。
同時,檢察官在辦案過程中通過類案推送、法條推薦、文書生成的深度思考,快速提升辦案能力,相當於為檢察官提供了一個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的智能學習平台,一線檢察官的獲得感較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