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經濟

中國光大銀行:科技賦能 向“實”聚力 向“新”而行

2025年04月02日16:27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日,中國光大銀行發布2024年年度報告。報告顯示,2024年,光大銀行緊跟國家政策方針,擁抱數字化轉型浪潮,推動業務全流程線上化、移動化、智能化與生態化建設,提升科技成果轉化效能,將自主創新的“安全底線”與普惠共享的“服務高線”深度融合,讓科技力量為銀行高質量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新活力。

創新驅動,構建新生態

科技創新和產業創新,是發展新質生產力的基本路徑。光大銀行堅持在金融科技領域開展前沿性研究和實踐性探索,充分發揮科技創新的引領帶動作用。2024年,組織推動跨總分行研究協作,發揮科技創新專題研究室效能,完成課題研究27個,金融科技條線申請知識產權近900項,其中提交專利56項。

當“人工智能+”上升為國家戰略,光大銀行率先打破“技術懸浮”狀態,讓AI深度融入金融服務的各個環節。在風險防控前線,運用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對專精特新企業進行多維度、全方位精准畫像,構建自動審批、智能風控的線上信貸模式,助力企業實現“足不出戶、即刻融資”﹔在業務辦公一線,持續開展基礎平台建設與優化,AI中台累計接入近80個系統,服務39家總分行機構,落地近300個應用場景,RPA(機器人流程自動化)落地應用場景1200多個,累計節省人工超700人/年,以主動賦能重塑業務流程,讓金融服務更加高效便捷﹔在模型建設領域,制定《模型建設發展規劃》,布局“決策式模型+生成式模型”綜合應用的智能解決方案,上線大模型授信報告智能生成功能,2至5分鐘即可完成95%的章節生成,切實幫助一線客戶經理在盡職調查、風險識別、報告撰寫等方面實現質量與效率的雙重提升。

數據流通,激活新動能

在數據要素被列為新型生產要素的當下,光大銀行以“讓數據創造更多財富”為使命開展全行數據資產管理工作,讓數據不再是報表裡的靜態數字,而是流淌在金融服務鏈上的“高價值血液”。

2024年,光大銀行完成金融“五篇大文章”等近500個數據標准的制定發布,牽頭編制首個《銀行業數據資產估值指南》團體標准,並結合國家政策與市場趨勢,圍繞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與企業數據價值實現等方面開展研究與實踐,發布《公共數據資源場內交易模式研究報告》《企業數據資源價值與收益實現研究報告》。

通過採用自研的數據資產估值模型和自動化估值工具,結合各地數據要素支持政策,光大銀行打造金融服務特色產品,如“貴數貸”“朝數融”“光數貸”“陽光數商貸”“數據資產管理服務”等,滿足了企業用款需求,累計支持分行落地數據資產授信融資業務超億元,為數據資產金融產品服務創新提供了前瞻性理論和實踐基礎。

此外,光大銀行還通過技術賦能實現數字化生產力工具的創新突破。融合AI大模型和BI(商業智能)分析能力,開發基於自然語言對話的智能分析工具——“問數”,以降低數據使用門檻、賦能一線豐富業務場景、優化用數體驗為目標,在確保數據安全的同時促進數據共享,為一線用戶提供智能快捷的用數通道﹔上線分行經營分析畫像報告,大幅提升辦公自動化水平,實現從數據分析到產品化落地的完整鏈路﹔升級數據資產管理平台移動端“魔數”,充分發揮數據資產價值。

科技賦能,塑造新體驗

2024年,光大銀行充分挖掘大數據、新技術價值,聚焦核心領域,進行運營模式創新、業務流程改造、服務能力升級、體驗優化提升。在場景模式上,“物流通”“安居通”“薪悅通”“光大購精彩”等特色場景金融服務業務規模持續提升,強化場景綜合經營能力,加強數字政府金融場景服務,新增數字政務場景項目30個,政務雲繳費實現新突破﹔在用戶體驗上,2024年11月上線光大銀行APP12.0版本,圍繞數字財富、數字生活、數字養老和數字科技四大領域,提升客戶全旅程服務體驗,截至2024年末,手機銀行注冊用戶近6600萬戶,比上年末增長6.54%﹔在新技術應用上,堅持自主可控發展路線,打造綠色安全的數據中心,布局高效算力體系,強化全棧雲平台建設,2024年全棧雲算力增長超47%,支持全行“全資源”“全服務”“全業務”上雲,讓客戶暢享雲繳費、雲支付、陽光普惠雲等高效金融服務。

人才是創新的根基,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2024年,光大銀行數據分析師、業務需求分析師、模型師、技術專家、架構師、科技經理、技業融合人才“七劍人才”數量較年初增長超50%,為數字化轉型工作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撐。

未來,光大銀行將繼續統籌發展和安全,推進重點項目建設和數智化運營,深化數據資產管理和價值創造,充分發揮金融科技支撐、保障作用,賦能銀行業務高質量發展。(熊謙)

(責編:歐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