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淮傳真>>政在行動

宣城參與推進“一地六縣”跨省協同發展走筆

2025年04月02日09:20 | 來源:宣城新聞網
小字號

為提高區域社會治理效能和發展動能,前不久,長三角“一地六縣”社會工作第一次聯席會議在廣德市召開。會議從黨建聯建匯集眾智、生態環境攜手共治、便民服務互通互暢、基層治理平台共建和產業合作群眾共富五個方面達成合作共識,提出努力打造省際毗鄰區域黨建引領基層治理新樣板。

近年來,隨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戰略的深入推進,“一地六縣”不斷從“近鄰”變成“隊友”,從“共識”走向“共建、共享、共贏”。

黨建鏈條“串”起來

長三角“一地六縣”以黨建為引領,不斷加強毗鄰地區之間干部人才交往交流交融。

“我們在深化‘一地六縣’黨建聯建上先試先行,通過黨建引領強化人才交流,真正把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廣德市政府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以來,廣德市先后搭建4個毗鄰區域鄉鎮合作聯盟,選派89名村級“領頭雁”赴“一地六縣”互派挂職取經,連續10年組織村級黨組織書記赴先發地區觀摩學習。

寧國市搭建與長三角地區地方黨委政府溝通渠道,實施“移山計劃”,建立“山這邊與山那邊”常態化干部交流機制,統一選派13名鄉鎮干部到浙江省安吉縣、紹興市等先發地區學習“取經”,提升黨員干部“抓發展、抓招商、抓項目”專業能力。廣德市和安吉縣兩地黨委聯手搭建了皖浙一體化推進鄉村振興暨跨區域黨建聯盟,共建黨史教育紅色線路,立足各自紅色資源,推進黨建工作內容創新,引領兩地協同發展。

生態環境“美”起來

浙江省安吉縣夏陽村與安徽省廣德市盧村鄉接壤,“雞鳴聞兩省”的說法在這裡最貼切不過。一條夏陽溪自上游的廣德市盧村鄉石峻、石獅、高廟三個村匯入安吉縣孝豐鎮夏陽村的賦石水庫,是皖、浙兩省四個村庄老百姓的生活飲用水,也是兩省村落相依相續的“紐帶”。為了改善上游村民生活環境,也為更好保護下游夏陽溪的水資源,盧村鄉與孝豐鎮不斷探索,共同協商,最終簽訂了《浙皖兩省夏陽溪流域上下游橫向生態保護補償協議》,上游盧村鄉三個村做好生態環境保護,確保水質達標,下游夏陽村給予一定的資金補償。

“生態保護補償協議簽訂后,我們成立了護水志願隊,常態化開展巡河。”石峻村黨總支書記田家旺說道。通過攜手共治,夏陽溪重新煥發了生機,兩地村民感情也更融洽了。

此次跨省聯動打開了毗鄰地區治理新思路,也探索出了一條具有“一地六縣”區域特色的共治之路。

此外,面對毗鄰地區的生態環境難題,郎溪縣、廣德市與溧陽市全面建立生態共建共護、區域共治、生態補償、環境聯合管控、環境信息共享、共保聯治聯席會議制度等多項合作機制,聯合簽訂《溧陽市—郎溪縣—廣德市生態環境共保聯治工作制度》,與溧陽市、高淳區等地建立聯合河湖長制,並簽署《梅溧河聯合共治協議》《胥河聯合共治協議》,有效提升了省際毗鄰地區生態環境聯保共治水平。

便民服務“暢”起來

“效率真高!僅十分鐘就能完成跨省社保証明的查詢和打印。”在郎溪縣梅渚鎮的便民服務大廳,來自江蘇省溧陽市社渚鎮的居民汪青滿意地說。

梅渚鎮與社渚鎮相鄰,兩地居民交往密切,“跨省辦理”事項頻繁。兩地政府在深入了解居民需求后,經過細致調研和協商,推出跨省通辦遠程視頻交互系統,實現了跨越地域界限的“面對面”服務。“新系統運行以來,前來咨詢和辦理跨省業務的群眾達到300人次。”梅渚鎮便民服務中心主任程林紅說。

據了解,梅渚鎮和社渚鎮還協同梳理兩地“跨省通辦”事項清單,包含核發居民身份証、戶口遷移、人口信息查詢等通辦事項,涉及人社、民政、衛健等多個部門﹔兩地還建立了微信工作群,相關業務辦理工作在群裡互通,解決了人口信息查詢、生育審批等諸多事項辦理難題,真正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群眾少跑腿。

此外,宣城市還積極推進毗鄰公交發展,開通了廣德市、郎溪縣和溧陽市毗鄰公交,積極解決周邊地區群眾的出行難題,串聯起毗鄰地區商圈、旅游景點等,以實際行動打破省界區域隔離,有效銜接、順暢長三角毗鄰公交“最后一公裡”。

基層治理“強”起來

長三角“一地六縣”社會工作聯席會議長效工作機制建立后,各地跨界治理、攜手共進,形成了社會治理“新面貌”。

針對邊界區域違法違規案件存在的跟蹤難、定性難、處罰難等問題,安吉縣和廣德市搭建邊界區域綜合治理平台,組成由村干部、黨員、村民組長為成員的網格團,實現信息實時共享、案件快速處置,已累計聯合處置毗鄰區域違建廠房、電信詐騙等案件8起。郎溪縣以“水韻茶鄉路”為主題,同廣德市、溧陽市交通綜合執法大隊及周邊高速大隊簽署合作協議,開啟“車籍地+違法地”“高速+地方”等協同共治的區域執法新模式。

長三角“一地六縣”構建起多部門合作交流機制,打破了單獨執法的困局,通過聯合在毗鄰地區開展執法工作,讓毗鄰地區基層治理“實”起來、“強”起來、“活”起來。

群眾生活“富”起來

依托良好的生態優勢,宣城市著力產業結對聯建,大力發展特色產業。

廣德市成立長三角(杭垓·四合)農村創業園區,依托廣德市四合鄉農村創業基地,深入挖掘安吉縣杭垓鎮、廣德市四合鄉兩地產業特色,通過技術共享、農資聯購、市場互拓等方式發展產業聯盟。同時,與毗鄰縣市共推“紅色”授信,由兩地農商行為信用村和強村公司授信,共同推出“共富”紅色信貸產品。

在郎溪縣凌笪鎮下吳村建設茶葉交易市場,為皖蘇浙三地茶商茶農提供集中交易高質量服務,推動品牌共享、市場穩定、茶農增收﹔充分發揮“山這邊”區位優勢,先后爭取、招引和美鄉村精品示范村項目、伍員山登山步道及提質工程、下吳村度假村等多個項目,較好承接天目湖風景區游客外溢。(張芳)

(責編:黃艷、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