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良田沃野迎春光 安徽春耕春管一線見聞

2025年04月02日08:31 | 來源:安徽日報
小字號

春日的江淮大地,澎湃著勃勃生機。皖北平原上,嫩綠麥苗鋪展成翡翠長卷﹔皖南梯田間,油菜花海綻放春的氣息。行走在各地,隨處可見搶抓農時的忙碌景象。

春耕不僅是時令的輪回,更是現代農業的強勁脈動。江淮大地的春耕春管交響曲中,不僅有科技與傳統的交融,更飽含“端牢中國飯碗”的安徽擔當。當無人農機的軌跡劃過沃野,智慧農田的數據躍動雲端,一個更具韌性、更富活力的“江淮糧倉”正拔節生長。

不負農時春管忙

眼下,江淮大地鋪滿綠意,廣大農業科技專家、農技推廣人員、科技特派員,正深入田間地頭開展春季農業生產技術指導服務。

在廬江縣泥河鎮,田裡種植的“中油雜501”“灃油737”等品種油菜長勢正旺。“油菜菌核病是油菜主要病害之一,種植戶一定要在油菜盛花期注意預防油菜菌核病。”中國農科院油料作物研究所研究員劉立江向身邊的種植大戶建議,田管水平關系著油菜的品質和產量,要做好綠色防控技術和專業化統防統治。

在現代化裝備和高科技手段的加持賦能下,春耕春管變得更加精准和高效、更加專業和輕鬆。

在太和縣,當地依托全覆蓋的“四情”監測智慧平台,精准掌握苗情,152萬畝小麥春管工作高效推進﹔在五河縣,通過移動式水肥一體化機等相關設備的應用,種植效率和效益極大提升﹔在宿州市埇橋區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動動手指點擊手機屏幕,就能對大田進行水肥一體化精准噴灌……這些新技術、新裝備的應用,讓江淮大地的春耕春管充滿了“科技范”。

記者從省農業農村廳獲悉,當前,全省在地小麥面積為4300多萬畝,油菜面積740多萬畝,較上年均有所增加。小麥一、二類苗佔比超90%,油菜一、二類苗佔比超80%,均為近幾年的較好水平,具備穩產高產的基礎。

當前,安徽省正毫不放鬆抓好春季田管,加強苗情動態監測,針對一、二、三類苗分類施策,促弱控旺、培育壯苗,搭好豐產架子。

糧食生產中,病虫害防控至關重要,尤其要做好植保工作,才能“虫口奪糧”。“小麥主要以條鏽病、赤霉病、紋枯病、蚜虫等為防控對象,油菜要做好菌核病、蚜虫的防治。”省農業農村廳廳長汪學軍介紹,將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的原則,應急處置與持續治理相結合,推行統防統治與聯防聯控,全力保障夏季糧油生產。

此外,省農業農村廳還樹立“防災就是增產、減損就是增收”的理念,積極落實小麥“一噴三防”、油菜“一促四防”技術措施,防御倒春寒、連陰雨、干熱風等災害性天氣,將因災損失降到最低,保障生產安全。

精耕細作提效益

在位於懷遠縣的安徽農墾龍亢農場,小麥長勢喜人。“去年,龍亢農場小麥因受到苗期凍雨天氣和灌漿期高溫的影響,單產並不理想。今年,我們將力爭小麥單產目標突破650公斤,每畝節本增效在200元以上。”龍亢農場有關負責人介紹。

龍亢農場提質增效的信心何來?記者了解到,今年,龍亢農場依托省級指揮田項目,重點抓好小麥的測土配方、高效種植、化肥農藥減量、病虫害綠色防控、科學收獲等工作,提升農場精耕細作水平,助力糧食單產提升。

例如,在品種選用上,今年龍亢農場的省級指揮田項目區主要種植“龍科1109”,該品種最大優點就是千粒重較大,可以克服當地砂姜黑土有效穗低的不足,用千粒重奪得高產。

“去年水稻收割結束后,農場組織農業技術人員進行取土化驗,項目專家組依據檢測報告提出了‘減氮降磷穩鉀’方案。”龍亢農場有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種植小麥中,基肥全部採用了新型復合肥,與單劑肥料相比,減少了肥料用量,每畝可以節約10公斤至15公斤的肥料。

不僅如此,龍亢農場還建立智能物聯網,農田裡的苗情監測儀、土壤分析儀、氣象監測站等智能設備能夠把麥田裡的實時情況匯總成數據傳輸到控制室的智能大屏上。當地的專家通過大屏上的實時數據,包括巡檢無人機的反饋情況,以及農技人員在田間地頭的調查結果,匯總生成一套春節農業生產的指導方案。

去年,安徽糧食總產836.9億斤,居全國第5位,再創歷史新高,但糧食單產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當前耕地資源有限,增加糧食產量更多要靠提升單產。去年,安徽省啟動實施糧油作物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已有初步成效。

汪學軍表示,今年,安徽省圍繞重點作物、重點產區、重點環節,緊盯關鍵農時、關鍵技術、關鍵要素,全力以赴推動單產提升。打造一批“噸糧田”“噸半田”高產樣板,建設一批主導品種、主推技術、主力機型集成示范平台,充分挖掘地種肥藥全要素、耕種管收全環節增產潛力。

安徽省還引導種糧大戶、家庭農場、合作社、社會化服務組織等主體,積極參與大面積單產提升行動,推動大戶帶小戶、多種糧種好糧。同時,發揮農墾“國家隊”作用,深入推進“農墾社會化服務+地方行動”擴面提質。

農資保供助豐收

在壽縣三覺鎮,當地的種糧大戶祝克中種了700畝地的小麥。“我一年種植小麥、水稻兩季作物,全年用肥在35噸左右,農資價格穩定能讓我們種糧信心更足。今年春耕期間化肥充足,想買什麼肥,都能買到。”祝克中介紹,讓土地高產的秘訣之一就是做好施肥,尤其是用量最大、為作物提供長期營養的底肥,十分關鍵。

作為輝隆股份在壽縣的一名農資經銷商,孫中翰年初就預判今年行情較好,早已提前備好一批肥料。“當前是農資購銷旺季,部分品種的價格雖較此前略微上漲,但價格總體平穩,供應充足。”孫中翰告訴記者,他每年在壽縣當地能銷售一萬七八千噸的復合肥,今年以來,已銷售了五千多噸的復合肥。后續將根據銷售情況,靈活調整補貨計劃,確保貨源充足。

農資是春耕生產的關鍵要素,其穩定供應對於保障農業豐收意義重大。近日,在位於廬江縣的輝隆中成科技有限公司內,一輛輛滿載化肥的貨車從倉庫駛出,這些化肥將被運送到周邊市場,用於春季農業生產中。

“作為供銷社系統農資生產流通企業,我們從生產到供應、從配送到服務,每個環節都做到精益求精。”輝隆中成科技總經理陳虎表示,面對春耕農業生產的農資需求,該企業將優先安排、優先組織、優先調運,切實保障春耕期間化肥充足供應。

記者了解到,作為農資流通的主渠道,全省供銷社系統將聚合農資經營服務網絡優勢力量,抓好農資跨區域調劑調運,及時配送到基層網點,保障春耕農資貨源充足。同時,加大綠色產品供應力度,進一步推廣應用有機肥、水溶肥、緩釋肥等高效新型肥料和高效、低毒、水基化、環保型農藥,加快推進化肥農藥減量增效。

農資不僅要供應充足,還要貨真價實。為此,安徽省扎實做好農資市場監管工作,嚴把農資產品生產、經營許可關,加強種子、農藥、化肥等農業投入品監管服務。

當前,安徽省積極開展農資打假專項治理行動,普及農資識假辨劣知識,運用大數據農資質量追溯體系,重點查處打擊制售假劣種子、農藥、肥料及虛假宣傳等違規違法行為。此外,將保持對危害農資安全違法行為嚴查嚴打態勢,堅決查處一批農資領域違法案件,確保農資質量安全、市場秩序良好。

(責編:關飛、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