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馬鞍山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拉開帷幕

春涌詩城繪勝景,文化盛宴促振興。
3月31日,農歷三月初三,中國傳統節日上巳節,2025年馬鞍山市文化科技衛生“三下鄉”集中示范活動暨花山·濮塘“三月三”民俗文化節在花山區濮塘鎮拉開帷幕。市委宣傳部(市文明辦)聯合市發展改革委、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司法局、市衛生健康委等市“三下鄉”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帶來民俗文化、非遺展示、健康服務、科技普及等為群眾辦實事服務項目,把實惠和溫暖送到群眾心坎上。
惠民“禮包”暖人心
義診體檢、農業指導、就業咨詢、反詐騙宣傳……“三下鄉”工作人員在濮塘文化廣場擺攤設點,為村民們提供政策、農業、醫療、科技等全方位服務,活動現場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春日農事忙。市科技局工作人員正在為村民發放免費的果蔬種子,並提供農技知識輔導,為村民答疑解惑。當下正是河蟹生長的黃金期,揣著一肚子問題的養殖戶李大慶直奔展位向技術專家請教。“疙瘩”一一解開,還獲贈一本綠色高效養殖書籍,他樂開了花。
醫療服務也是最受村民歡迎的一項內容。市人民醫院、市中醫院、市婦幼保健院等名醫專家為村民提供治未病科、胃腸外科、肩頸調理、減重等方面健康咨詢和義診服務。“今年是‘體重管理年’,您可以適當鍛煉、調整飲食習慣。”市人民醫院胃腸疝外科主任醫師吳晨亮向村民建議。市緊急救援中心還利用模擬人、AED訓練機等現場科普心肺復蘇、AED救護等急救技能,大家學習熱情高漲。
帶一本心儀好書品讀春光。市新華書店帶來了農技科技、傳統文化、少兒讀物等類別的圖書500余冊,折扣惠民,並發放精美書簽推廣“雲書店”。“努力打通公共文化服務‘最后一公裡’,讓村民在家門口就能享受優質閱讀資源,助力培育鄉村文明新風尚。”市新華書店金鷹店店長張靜說。
教育、人社、體育、應急管理、金融監管、團市委、婦聯等展位同樣人氣爆棚,“皖若春風”農村思政大舞台活動火熱開展,工作人員一面發放宣傳資料和精美小禮品,一面熱情講解引人駐足。“一路走一路看,好多惠民‘大禮包’可以領。”村民巴世旸看了義診,領了菜種和普法宣傳冊,還買了苗木,直呼不虛此行。
民俗盛宴映春光
不僅有領到手軟的惠民“禮包”,花山·濮塘“三月三”民俗文化節還為村民、游客獻上了精彩絕倫的民俗盛宴。
鑼鼓喧天、彩綢飛舞,在大伙的翹首企盼中,濮塘龍獅經過“點睛”,在陽光下閃亮登場,龍騰獅躍好不氣派!演員們步伐整齊,時而騰躍、時而俯沖,巨龍雄獅舞得活靈活現,傳遞吉祥和如意,充滿力量與美感的表演巡游全場,贏得村民、游客的陣陣喝彩聲,瞬間將三月三的熱鬧氛圍點燃。
隨后,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當涂民歌《龍船調》《唱得綠海泛金波》,歌舞《綠色軍衣》,省級非遺代表性項目跳和合《歡天喜地跳和合》、打蓮湘《豐收山歌情深歌唱》,音舞快板《反詐竹板響連天》,黃梅小戲《打豬草》,舞蹈《時光裡》,經典含弓戲小戲《劉二姑吵嫁》,非遺舞蹈花鼓燈《江南江北一家親》相繼登場,為群眾送上精彩紛呈的視聽盛宴,現場歡聲鼎沸、掌聲如雷。
不隻好看,還好喝、好吃、好玩。在廣場西側的非遺展示區域,一個個攤位十分吸睛。既有葉家橋米酒、林春和酥糖、採石磯茶干等非遺美食,又有湖陽羽毛扇、花山剪紙等傳統技藝,竹編烏騅馬、竹編渦輪等以竹代塑等創新技藝,以竹雕、絲棉畫、剪紙呈現的精美絕倫、內涵豐富的法治非遺產品,讓廣大游客在春日感受濃濃煙火氣、悠悠民俗情。
文化搭台消費熱
今年的“三下鄉”活動恰逢濮塘乙巳蛇年“三月三”廟會,通過“文化搭台、經濟唱戲”的創新模式,為村民、游客呈現了一場春意盎然、形式多樣的消費盛宴。
以“小廟會”撬動“大產業”。本屆廟會以“共富市集”新模式,將濮塘草莓、九龍坳茶葉、黃裡冬筍、蘇李艾草等沾泥土、帶露珠的農產品吆喝出去。廟會聚集商戶600余家,吸引省內外游客逾28萬人次,四天創收2600萬元。
用“新玩法”激活“老傳統”。圍繞“主舞台廣場+非遺體驗區+民俗游戲互動區+特色商貿區”,以“濮小杏”這一萌趣IP為紐帶,聯動打造NPC劇情探秘、打卡集章等玩法,推動游客從“走馬觀花”升級為“深度參與”,更有鄉村村宴、非遺市集、書茶雅集、國風國潮、新能源車展等“新玩法”,“視聯網+文旅”打造沉浸式數字廟會的新技術,令傳統廟會煥發全新魅力。
“代言人”力薦“致富路”。今年創新鄉村推薦會環節,濮塘村茶旅融合之路、黃裡村冬筍培育基地生態致富、鳳山村韭菜基地增產致富、雙板村蔓棠農業公園描繪農文旅融合新篇……一名名鄉村推薦官自信登台、聲情並茂,讓游客在沉浸式體驗中看見山水、記住鄉愁、帶走特產,走出“一人代言、一村出圈、全域共贏”的新路子。
文旅“一路繁花”,服務“潤澤千家”,消費“熱辣滾燙”。這場春天的約會,實實在在將前沿技術、健康關懷和文化滋養化為縷縷春風,吹進馬鞍山的田間地頭,為鄉村振興注入發展新動能。( 季晨辰 李蒙/文 胡乾亮/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