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健康

安徽省胸科醫院完成省內首例鞘內藥物輸注裝置腦池內置管術

2025年04月01日16:53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3月25日,安徽省胸科醫院腫瘤二科成功為一位晚期肺癌伴腦膜轉移的老年女性患者實施了省內首例鞘內藥物輸注裝置腦池內置管術。這一突破性的手術,不僅為患者后續的鞘內注藥治療開辟了一條便捷、高效的新路徑,更標志著醫院在腫瘤治療領域取得了重大的技術飛躍,朝著攻克復雜癌症難題又邁出了堅實有力的一步。

攻堅克難,實施突破性手術

這位患者在抗癌之路上歷經坎坷。早在2023年2月,她就被確診為肺癌晚期伴有全身多發骨轉移﹔同年8月,頭暈頭痛的症狀又將她推向了更深的深淵——被診斷為腦膜轉移。盡管前期經過一系列積極治療,症狀曾得到顯著緩解,但病魔並未輕易放過她。今年3月,頭暈頭痛再次卷土重來,且愈發劇烈,經評估,腦膜轉移出現了進展。

面對患者復雜且棘手的病情,腫瘤二科團隊經過反復研討、分析,決定採用鞘內藥物輸注裝置腦池內置管術,並結合腦池內注藥的治療方案。手術成功並局部注藥后,患者的症狀得到明顯改善,生活質量也隨之大幅提升,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腦池給藥,盡顯獨特優勢

腫瘤腦膜轉移是一種極為棘手的病症,預后不良,病情凶險程度極高。目前臨床上治療效果不盡如人意,常規的放化療療效欠佳,而靶向治療和免疫治療,雖然在部分腦膜轉移治療中展現出潛力,但未能突破困境。經腰穿蛛網膜下腔注射化療藥物是較為有效的方式,然而傳統的腰穿注射存在著諸多弊端。由於需要反復穿刺,這不僅讓患者承受著巨大的痛苦,還大大增加了操作過程中的風險。更為關鍵的是,由於腦脊液呈鐘擺式運動,鞘內注射的藥物僅分布在導管尖端的有限范圍內,藥物從腰部到達腦室的路徑漫長,在這個過程中,藥物的療效會大打折扣。

腫瘤二科徐玲玲主任介紹,腦池給藥作為一種先進的治療手段,藥物能夠直接輸送到腦室,參與腦脊液循環,藥物在腦池內的停留時間明顯延長,能夠更加均勻、精准地作用於腦膜上的病灶。這種近乎“點對點”的精准藥物輸送,極大地縮短了藥物起效的時間,能夠更快速、高效地控制腫瘤的發展,同時不良反應也更少。

雙重保障,助力多發骨轉移患者

對於這位同時存在多發骨轉移的患者而言,鞘內藥物輸注裝置的植入,更是提供了一份雙重保障。即便在后期腫瘤進展過程中出現骨轉移疼痛,通過這個小小的裝置,還可以泵入鎮痛藥物,進一步減輕患者的痛苦。腦池給藥的鎮痛效價極高,可達口服用藥的1000倍。這意味著在達到相同鎮痛效果的前提下,腦池給藥所需的藥物劑量大大減少,不僅降低了藥物的副作用,還能有效規避耐受性風險。

這種集腫瘤治療與疼痛緩解於一體的雙重保障機制,猶如為患者撐起了一把保護傘。它不僅能夠有效地緩解患者的病痛,提高其生活質量,還能為患者提供更加全面的治療支持。(徐玲玲)

(責編:歐愷、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