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企業動態

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2024年度社會責任報告

2025年03月31日11:0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一、企業基本情況

安徽新華發行(集團)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集團”)是省屬國有大型文化企業,前身為1952年創立的安徽省新華書店。2007年11月,經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批准,集團正式組建成立。發展至今,集團已成長為一家集多元產業於一體的大型國有文化企業,旗下涵蓋文化服務、教育服務、供應鏈服務、文化貿易、文旅發展以及類金融等諸多領域,持續為社會創造價值,助力文化繁榮。集團先后榮獲“中國出版政府獎”“全國五一勞動獎狀”“全國文化體制改革先進企業”等榮譽。旗下核心企業安徽新華傳媒股份有限公司2010年1月上市,為全國發行行業首家A股IPO上市企業(股票代碼:601801)。

2024年是集團轉型發展向縱深邁進的重要一年。集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文化思想和習近平總書記考察安徽重要講話精神,緊扣省委、省政府決策部署,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深入實施“四本書”發展戰略,向新而行、以質致遠,企業高質量發展不斷邁上新台階,實現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雙豐收。集團第15次入選“全國文化企業30強”,連續18次進入“中國服務業企業500強”,品牌價值躋身中國零售業第4位,綜合實力進一步提升,為文化強省建設作出積極貢獻。

二、文化服務:傳播先進文化,凝聚精神力量

(一)堅守導向,積極傳播黨的創新理論

集團充分發揮宣傳思想文化主渠道主陣地主力軍作用,持續創新“全媒體營銷、全渠道發行、網格化服務”主題出版物發行服務體系。全國首創發行綠色通道,推出集征訂管理與實時監測於一體的“重點主題出版物發行服務平台”,採用“統收分發”模式,重點主題讀物綜合發行量位居全國前列,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系列讀物發行量位居全國第二,《六干教材》發行量位居全國第四。

(二)守牢陣地,擦亮新華書店金字招牌

擦亮新華書店金字招牌,以“標准化、數字化、時尚化、體驗化、本土化”“五化”標准推動新華書店門店建設改造,全年完成13個門店建設,總建設面積近2萬平方米,打造“城市會客廳+生活新空間”公共文化雙地標。淮南新華書店人民公園店榮獲“年度最美書店”稱號,阜陽皖新文化廣場店等11家門店獲評“皖美書店”。打造新一代數字書店元·書局,創新書店跨界融合、業態模式、數字體驗,被人民日報海外版專題報道,入選第二屆新華書店品牌強企“創新經營案例”,並榮獲皖美消費新場景“皖中區域十佳場景”稱號。

(三)文化惠民,努力推動書香社會建設

加快新型全民閱讀服務體系建設,聚焦品牌引領,深化閱讀活動,建設書香安徽。以“最是書香皖致遠”為主題,成功主辦2024中國黃山書會,開展文化活動600多場,總客流258萬人次,銷售碼洋超1億元。成功舉辦2024中國書店大會,榮獲“大家贊譽的文化活動”稱號。打造品牌矩陣,舉辦省直機關讀書月游園會、書香安徽全民閱讀暨馬鞍山讀書節、全國“三下鄉”示范活動等3項省級重點文化活動。創新惠民模式,發放新華書店圖書補貼86.02萬元,聯動慈善聯盟將圖書收益10%定向捐贈學生健康午休公益項目。深化基層覆蓋,建成90余家農家書屋結對網絡,在71個鄉鎮開展流動售書508場,“你好書搭子”圖書漂流覆蓋52所基層學校,同步帶動三下鄉活動現場文創銷售近萬元,實現文化資源社會共享與市場雙向激活。

(四)創新模式,提升公共文化服務能力

圍繞公共圖書館和“15分鐘閱讀圈”主賽道,持續深化創新公共文化服務EPCO模式,打造行業標杆。已運營省內外15家公共圖書館、98家城市閱讀空間,集團運營的六安市圖書館、徐州雲龍區圖書館入選“2024圖書館融合發展典型案例”。進一步拓展公共文化服務邊界,構筑縱橫推進的立體化發展格局,14萬平米寧國市文體中心項目進展順利。

(五)文化出海,致力講好中國故事

精選重點主題圖書、暢銷書及皖版精品,在新加坡成功舉辦第二屆“閱讀安徽”新春主題圖書聯展。首次以非遺為核心,展示中國元素的數藏圖片,為海外民眾提供多樣文化體驗,滿足海外讀者文化需求,加強了安徽與海外華文社區的文化交流,提升了安徽文化的國際影響力,豐富了安徽特色出版物和文創產品。發起成立海外華文書店聯合體,優化文化出海結構,讓中華文化在國際舞台上綻放更加絢麗的光彩。與24家海外華人書店共同亮相黃山書會,精選外文版黨政讀物參展,策劃原版哈利波特主題特展,獲多家媒體報道。與美國學樂出版、牛津出版社達成戰略合作伙伴關系,2024年圖書進口銷售較上年增長63.38%。

三、教育賦能:助力教育強國,服務終身學習

(一)保障教材發行,推動教育創新

全面保障春、秋兩季安徽省中小學教材征訂發行工作,覆蓋學校1.2萬所,服務學生800萬人,圓滿完成“課前到書、人手一冊、分書到班、服務到生”政治任務。成功舉辦大中專教材發行委員會成立大會,擴大皖新教育行業影響力。扎實推動空白校攻堅,全年實現9所高職本科空白院校和22所中職技工空白學校零的突破。聚焦新質生產力,開發皖新AI閱讀大模型,推出元小鰲機器人、元小鰲口袋學習機,打造皖新數字科普體驗、AI自習室,構建未來產業新鏈條。

(二)深化教育公益,打造特色品牌

將教育公益作為履行社會責任的重要抓手,成功主辦安徽省第一屆青少年閱讀教育大會、安徽省科學教育高質量發展交流會,服務第31屆愛國主義讀書教育活動,持續提升“安徽青少年科技發明大賽”“皖新勞動教育”“皖新足球杯”等素質教育系列主題活動品牌影響,打造終身化定制化特色化教育品牌。研學服務能力持續提升,主辦全國新華研學聯盟大會,發布黃山全域研學產品,打造政企合作新樣板。主持參與的兩項省級研學標准成功立項,皖新傳媒徽文化研學教育基地入選2024年省研學旅游示范基地名單,皖新研學榮獲全國“2023—2024年度研學實踐教育服務示范單位”等三項榮譽。

四、創新發展:推動產業升級,助力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改革創新取得實效

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屆三中全會精神,聚力抓好牽動性、標志性改革任務,完成皖新文旅、皖新供應鏈、皖新科技公司機構改革,明確功能定位和管控流程,建立健全市場化經營機制。全力推進企業扁平化管理,嚴格落實管理層級控制在4級以內的要求,完成皖新國旅、職成教公司股權劃轉提級。遴選4個直管縣、4個成長縣,激發縣分公司對標學標熱情。持續強化質量品牌建設,全面推進讀好四本書的“三全四化質量管理模式”。全面導入卓越績效管理體系,成功獲批QES三體系認証,構建大數據風控質量建設模型入選2024年度安徽省數字化質量管理創新與實踐十大典型案例。

(二)融合發展落地見效

圍繞“宣文藝旅”四位一體發展格局,以“破壁出圈、登頂出彩、改革出新、項目出效”為路徑抓手,圍繞打造支柱產業謀大謀強、建設書香安徽謀深謀細、推動“五個文化”謀快謀實。堅持文化與科技深度融合,“元小鰲IP開發運營”入選年度全國出版發行業創新案例。投資拍攝文獻紀錄片《決勝淮海》,榮獲中國廣播電視精品創作大會紀錄片十佳提案。按照重、輕資產“兩個100億”儲備項目,合肥“北幻城”和淮北“相有山”文旅項目全面開工建設。以10.98億元中標寧國市青龍灣水生態治理及鄉村振興發展EOD模式一期項目。構建產業生態圈,聯合廣東、河南、山東、四川新華發起成立“興文化”產業發展聯合體,簽署“1+22”一攬子協議。

(三)規范治理提質增效

持續健全法人治理結構,修訂集團和股份公司章程、黨委會議事規則,進一步優化規范“三重一大”決策標准和行為,新編、修訂股份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獨立董事管理辦法》等8項管理制度。聚焦內控建設,完善制度體系,集中廢止制度11項、修訂及新建制度65項。開展排查化解風險開展貿易領域專項整治,構建合規體系,化解歷史遺留問題。聚焦高質量發展和過緊日子工作要求,全面開展提質增效攻堅年行動,從加、減、乘、除四個方面,推動管理科學化、系統化、規范化、精細化,全年實現利潤同比增長2.2%,成本費用同比下降7.3%,價值創造能力進一步增強。

(四)數字皖新涌現成效

乘數字化轉型之風,推動“數字皖新”從規劃藍圖變成施工圖和實景圖。上線人力資源數字化管理系統、資金管理系統、升級OA辦公系統。加強財務數智化建設和“穿透式”管理,實施集團司庫管理平台,實現了全集團銀行賬戶可視、全資金流動可溯。強化產學研合作,推進“文化+科技”成果轉化,與中科大聯合培養博士后,與安徽大學簽訂戰略合作協議。2024年建設數字化重點項目26個,研發投入佔營收比0.31%,同比提升6.9%,取得專利3項,軟著12個,作品登記2項。

(五)物流民生保障高效

持續加強圖書網點建設和配發時效,不斷提升文化物流服務保障能力,全省服務網點從78個增至210個,日訂單處理完成率達97%。構建“綠色”物流配送體系,科學高效推進項目建設,將建成首個圖書物流行業多業態融合的“自動化倉庫”﹔快速推進三大園區建設,增強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為制造業客戶提供智能化、數字化供應鏈解決方案,全年按時發出2000萬台筆記本電腦。堅持“文化+民生”發展戰略,打造民生業務核心競爭力,持續擴大“皖新徽三”品牌影響力,聚焦定制產品開發與推廣﹔發展高質量食材供應業務,累計中標金額超2000萬元。

五、社會貢獻:共創美好生活,彰顯國企擔當

(一)推進鄉村振興,共創美好生活

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關於推進鄉村振興工作的重大決策部署,制定集團定點幫扶工作計劃和任務分解清單。推進鄉村產業振興,投入40萬元定點幫扶武郢村光伏發電項目,開展“消費幫扶新春行動”活動,累計採購集團定點幫扶村、區農特產品38.89萬元﹔推進鄉村文化振興,組織開展2次皖新杯校園讀書節活動,1次“村BA”籃球賽活動,面向定點幫扶颍東區捐贈少兒圖書碼洋42.19萬元﹔推進鄉村人才振興,選派第九批駐村干部,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組織籌備2期颍東區村書記培訓班,投入學習用書1.33萬元,累計培訓近300人次﹔推進鄉村組織振興,集團所屬阜陽新華書店有限公司黨總支與武郢村黨總支開展結對共建活動7次。

(二)拓寬就業渠道,彰顯責任擔當

在穩就業促就業工作中發揮積極作用,組織實施2024年集團員工統一招聘工作,共收到簡歷6177份。首次採取“社招+校招”方式,先后赴安徽大學、合肥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師范大學等高校進行線下宣講,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校招信息通過線上進行宣傳。以“人才賦能”激活“發展動能”,構建數字化學習新生態,打造“數智轉型·效能突破”創新人才夢之隊。2024年,集團榮獲“全國企業學習項目設計銀獎”“喜馬拉雅輕學堂年度十佳案例獎”。圓滿落實退役士兵安置任務,收到中共安徽省委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感謝信》。向復轉軍人、現役軍人家屬及復轉軍人家屬發放“八一”建軍節慰問金、春節慰問金合計23.69萬元,共計發放287人次。

(三)履行信披義務,及時回應關切

2024年度,集團嚴格落實省屬文化企業國有資產重大事項管理要求,加強投資事項管理,完成2024年投融資計劃編制。集團在上海証券交易所網站、中國貨幣網等指定媒體共披露公告22份,其中定期報告8份、臨時公告4份及其他披露文件10份。聚焦上市公司高質量發展,強化規范治理與運作,全面啟動ESG管理體系搭建,提升信息披露工作質量,皖新傳媒榮獲第二十六屆上市公司“金信披獎”。投資者關系管理水平顯著提升,深化專業機構交流合作,對外交流次數、研報數量、覆蓋券商數量、新增覆蓋券商數量等均列出版發行行業第一。2024年皖新傳媒首次實施中期分紅3.52億元,分紅比例達60.85%,進一步向市場傳達高股息高回報的積極信息。

六、企業文化:凝聚員工力量,共筑發展同心圓

結合新時代宣傳思想文化工作使命任務,制定集團2024年度企業文化建設重點任務清單,覆蓋6個方面10項重點工作,深化集團文化品牌內涵。制作推廣集團主題歌《綻放吧·新華紅》,在省級廣播電台、互聯網進行播放,進一步傳承新華精神。舉辦集團第七屆菁英毅行挑戰賽,55支隊伍、近400名員工積極參與,參賽隊伍數及參賽人數均創紀錄,助力集團走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開展四期“我為新華書店拍張定妝照”活動,邀請專家從2500張照片中評選並展示114張獲獎照片,展現全省新華人奮發向上的精神風貌,營造豐富多彩的企業文化氛圍。

(責編:關飛、韓震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