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鞍山花山區:全科社工,讓為民服務更貼心

3月上旬,花山區沙塘路街道花山社區全科社工李娟一直“泡”在自己的“轄區”。最近,她在忙著聯系轄區老年居民辦理退休職工資格認証。“子女在身邊的老年居民,我線上指導他們通過皖事通辦理﹔子女不在身邊的老年居民,我會上門手把手幫助辦理。”李娟說道。
從前,李娟是一名外宣專干,主要對接上級部門,雖然也有時入戶敲門,但是基本上登記完信息就離開了。像現在這樣獨當一面地為居民實打實解決問題,是從去年當上全科社工開始的。
“以往,我隻需要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就好了,如果有居民找我咨詢辦理其他業務,我也幫不上什麼忙。”現在,李娟服務范圍是轄區花山村、鐵路新村、車站路的300余戶居民,每天下沉網格時間延長至3小時以上,與居民群眾打交道的時間更長了。
“單項”變“全科”,李娟以親身經歷為這種工作模式點贊。“以前一有問題就找社區領導,當上了全科社工后,網格內的事情我盡量想辦法自己解決。”李娟感慨地說:“現在,我們獨立自主地為居民解決問題的能力得到了大大的提升。”
據了解,花山社區共有25名工作人員,其中20人是全科社工。每天,這些全科社工如同一顆顆螺絲釘,“釘”在小區樓棟裡,打通服務群眾的“最后一公裡”,助力實現情況掌握在一線、矛盾化解在一線、服務落實在一線。
為了讓全科社工更好地發揮效用,花山社區以“全科社工”網格化服務管理模式為突破口,推動社區治理精細化、服務精准化。一方面,花山社區加大人員培訓力度,組織人員參加市全科社工業務培訓,並利用社區工作例會開展內部培訓,幫助大家成功轉型為“多面手”“百事通”,做到“走萬家門、知萬家情、解萬家憂、辦萬家事”。另一方面,花山社區打造兩個全科社區綜合服務窗口,實現了“一窗式、一站式、跑一次”的便民服務,確定了“三必訪、四必幫、五必到”的服務模式,推進信息平台與實體窗口聯動、線上與線下服務相結合,融合小區黨群服務站拓展服務陣地,努力實現“開放式辦公,全科式服務”。
“以前居民辦事不知道找誰,現在不一樣了。”花山社區黨委書記孫亞楠介紹,全科社工模式讓居民辦事就像“喝盞茶”一樣方便,最多跑一次,行動不便的居民打一個電話,全科社工會主動上門服務幫辦、代辦。下一步,花山社區還將持續優化服務、定“格”明責,健全“首問負責”“全程代辦”“閉環辦結”服務機制,讓“定點服務”變為“流動服務”,助力基層治理提質增效。(記者 季晨辰 通訊員 葉麗華)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