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怎麼干?涇縣經濟開發區“三大實招”促發展
1至11月完成規上工業產值69.97億元,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1個,斬獲“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優秀示范基地”“安徽省中小企業特色產業集群”等殊榮……2024年,涇縣經濟開發區錨定“工業強縣”戰略不動搖,堅持產業為基、招引為要、項目為王,全力跑出高質量發展“加速度”。
堅持招商先行,重大項目接續落地。緊盯主導產業強鏈補鏈、瞄准新興產業建鏈擴鏈,全年簽約億元以上項目31個,協議總投資136.3億元。建立“五個一”工作機制,對項目“全生命周期”跟蹤調度。截至目前,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26個、新投產25個。
堅持科技引領,創新能級顯著提升。聚焦科技賦能,協同式建設企業技術創新平台,已建成國家級平台2家、省級平台24家。扎實推進科技成果轉化,引導14家企業與高校及科研院所簽約。聚焦企業轉型升級,已培育國家級“小巨人”企業5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33家,綠色工廠3家,開展5G數字化轉型79家。
堅持頂格服務,產城融合有力推進。強化基礎設施“硬實力”,主區道路、管網、亮化、圍牆改造均已完成。優化營商環境“軟實力”,成立開發區營商環境工作專班,建立各類為企服務機制十余項,創新建立企業訴求“挂號”窗口,全力做到“企業有求、專班必應”。
堅持深化改革,發展活力不斷增強。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強化產投公司“產城融合、基金運作、資產運營”三大核心業務實力。
新的一年怎麼干?涇縣經濟開發區提出3個“發力點”。
一是在改革創新上持續用力。深化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進一步聚焦主責主業,啟動試行“管委會+公司”管理模式,按照市場化、資本化、專業化的思路探索前行,激發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推動開發區長遠健康發展。科技創新賦能產業轉型升級,堅持走“科創+產業”的路子,持續擦亮“安徽省縣域特色產業集群”金字招牌。引導企業積極發揮創新主體作用。堅持走“專精特新”之路,降低單位能耗、提升畝均效益,力爭到2025年底園區“專精特新”企業超35戶。
二是在破解難題上持續用力。著力構建招商引資服務新優勢。搶抓國家重大發展戰略機遇,借鑒滬蘇浙等地先進經驗,創新招商引資方法。圍繞低空經濟、新型儲能等未來產業新賽道,不斷提升產業鏈水平,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和產業升級。持續拓展發展空間,運用市場化、法治化手段,加速推進園區“三類”土地整治進程,預計2025年可完成新增建設用地765畝,其中可供工業用地665畝,完成200畝工業低效用地處置工作。
三是在爭先進位上持續用力。力爭2025年全年規上工業增加值不低於10%,限上商貿、固定資產投資額分別增長12%、10%以上。全力推進項目建設,謀劃重點項目117個,力爭全年完成新開工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30個,新投產億元以上項目不少於20個。持續改進工作作風,推深做實企業服務專員制度,加大對企業科技創新、品牌建設、產業升級等幫扶力度,實實在在為企業辦實事、解難題,不斷優化營商“軟”環境。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