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一杯茶”裡的“善治密碼”⑤丨“一杯茶”的親清之約

呂歡歡
2025年01月23日10:31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安徽素來就有“南有六尺巷,北有一杯茶”的說法。其中,“一杯茶”調解工作法是植根於皖北大地、富有濃郁煙火氣的基層社會治理模式,具有可復制、可推廣的重要價值。

日前,人民網安徽頻道走進“一杯茶”調解工作法的創設地——淮北市濉溪縣,通過細膩的筆觸與生動的鏡頭語言,全面展現當地如何將這“一杯茶”的內涵轉化為可借鑒、可傳播的治理經驗——即“濉溪路徑”,探尋“一杯茶”裡的“善治密碼”。

1月15日,一場以當地文化類企業家為主要“客人”的“棒棒茶會”,在安徽省濉溪縣千年茶俗古鎮臨渙鎮沈家茶館舉辦。

去年開始,濉溪縣連續召開“棒棒茶會”企業家座談會,親清有約、以茶會友、共話發展。而此次“棒棒茶會”是第九期,也是今年開年的第一期。

“棒棒茶會”聽的是企業心聲,聚的是發展動能,寓意著企業發展更棒,政府服務更棒。會上,13位文化類企業家成為“座上客”,企業家們結合發展實際,既談感受、也提訴求。

“目前我們還是缺少專業技術工人,希望有關部門可以牽線,多提供一些培訓的機會,合作培養技能人才。”安徽省甲古文創意包裝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周健農是廣東深圳人,有著多年文化企業管理經驗的他在來到濉溪后,也希望吸納更多當地專業人才來壯大企業。

“相關部門記一下,等會兒集中回應。”周健農話音剛落,對面就有人接過話頭。

“能否加快扶持資金兌現,開通綠色快速通道呢?”“我們濉溪要立足厚重文化底蘊,在打造文旅片區品牌上要聚焦圍繞資源優勢,串珠成鏈,形成整體優勢。”……

13位文化企業家輪流發言,圍繞企業生產經營情況、全縣文旅產業發展等方面講情況、說問題、提訴求,時間不知不覺流逝。

聽完大家的“訴說”后,到場的濉溪縣相關部門負責人結合自身職能,現場緊扣解決方案、辦理期限等一一作答。也有一些是暫時無法落實的,他們就細細道明緣由。

“棒棒茶會”現場。濉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棒棒茶會”現場。濉溪縣委宣傳部供圖

茶室裡,現場氣氛輕鬆,談笑風生。

而提到濉溪緣何開茶會?當地相關負責人也是開門見山,“這杯茶大有來頭。”

在中國,茶館是人們討論“家事、國事、天下事”的地方。千年來,人們賦予茶豐富而深刻的內涵,“儉清和靜”“茶和天下”“清敬和美”……在茶文化的傳承和發展中,“和”文化始終貫穿其中,成為茶文化的核心精神。

臨渙鎮坐落在大運河古河道畔,此地曾經商貿繁華,遂留下以棒棒茶梗為葉、回龍泉水為基的“棒棒茶”,喝“棒棒茶”的習俗,至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

近些年,當地“茶館說理”的習俗,逐漸演變成遠近聞名的基層治理“一杯茶”調解工作法。當前,濉溪縣各相關單位充分借鑒“一杯茶”調解工作法,壯大“一杯茶”工作團隊,擴大“一杯茶”品牌效應,推廣“一杯茶”調解工作經驗,推動“一杯茶”擴能升級,在具體實踐中推動其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

如今,這碗棒棒茶的騰騰熱氣,不僅飄到了司法行政、法院審判、信訪工作等領域,還應用到營商環境、文旅融合等場景中,“一杯茶”被端到更多人面前。

值得一提的是,最新發布的《濉溪縣政府工作報告》指出,2024年,成功化解矛盾糾紛3910件,“一杯茶”調解工作法入選全國社會工作和社會治理創新案例。2025年將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深化“一杯茶”調解工作法,多元化解基層矛盾糾紛。

“我們有理由相信,在未來的日子裡,這杯蘊含著調解智慧的‘一杯茶’,將散發出更加濃郁的香氣,為構建和諧社會貢獻出更加璀璨的光芒。”濉溪縣相關負責人如是展望。

(責編:關飛、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