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投運!就在合肥市包河區這個地鐵口

10月15日,在位於合肥市包河區濱湖新區的合肥軌道交通1號線濱湖會展中心站B出入口,市民許濤使用國家電網智能電動自行車充電樁順利為愛車“續航”。這個安徽省最大的公共交通配套電動自行車充電站已經正式投運,服務周邊居民“最后一公裡”出行更平穩。
“我就住在附近的濱湖康園小區,工作在廬陽區四牌樓附近,工作日選擇‘電動自行車+地鐵’的組合通勤模式。現在有了這個充電站,坐地鐵前把車子停在這裡充電,回程時就‘滿電’了,真是很方便!”許濤稱贊道。
安徽省最大的公共交通配套電動自行車充電站正式投運。
據統計,合肥全市目前登記上牌的電動自行車數量近400萬輛。隨著近年來合肥市軌道交通快速發展,地鐵逐漸“聯網”,騎車轉乘地鐵成為不少市民解決出行和通勤“最后一公裡”的新方式。
為方便市民出行,合肥供電公司和包河區方興社區共同合作,利用合肥市軌道交通1號線濱湖會展中心站外約1300平方米的閑置空間,進行了大規模改造提升。今年10月,這個安徽省最大的公共交通配套電動自行車充電站正式建成並投運。
市民為電動車充電。
“站點共設置了35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可同時服務350輛電動自行車。市民用手機‘掃一掃’二維碼,花費1元左右就可以順利續航。充電過程中,可以隨時在手機上關注充電進度,便捷安排自身出行計劃。”正在巡查值守的合肥供電公司能源服務技術中心工作人員鄒競帆介紹。
據介紹,國網智能電動自行車充電樁統一接入智能管理平台,使用過程中充電持續穩定,具有過流、短路、漏電“三重”保護。車輛充滿電后,系統自動識別、自動斷電,杜絕過充電風險,進一步提升電動自行車的充電安全性。
截至今年9月底,合肥供電公司已經累計在全市近百個居民小區、大型商超、辦公場所等地,建成投運800余組電動自行車充電樁,可服務超8000余輛電動自行車同時充電。“我們計劃進一步加快充電樁布點建設工作,年內將累計投運充電樁超1000組,服務廣大市民更便捷出行。”鄒競帆介紹。(包軒 文/圖)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