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地市新聞>>亳州

看亳州別樣“豐”景:蟹腳正痒,利辛螃蟹上市忙

2024年10月17日11:1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霧氣蒙蒙的清晨,一艘小船劃過寧靜的水面,緩緩靠近河中的網籠。船上一名工人伸手拉起網籠,籠內肥碩的大閘蟹橫沖直撞起來,這些大閘蟹很快將發往滬蘇浙市場。秋風起,蟹腳痒。眼下,利辛縣永興鎮解甲集社區1000多畝大閘蟹進入捕撈季,這裡也是皖北最大的大閘蟹養殖基地。

永興鎮境內水系發達,水資源豐富,茨淮新河和阜蒙河從境內流過,農戶養殖螃蟹、栽種水稻歷史悠久。近年來,永興鎮依托生態資源優勢,把水產養殖產業打造成鄉村振興的優勢產業、品牌產業,在收獲好“豐”景的同時,也帶動了農戶在家門口就業,群眾增收的路子越走越寬,笑容也越來越甜。

“吃好喝好”蟹肥質優

10月11日早上,小亳在解甲集社區螃蟹養殖基地成蟹養殖區看到,偌大的水面上,清晨的大霧尚未完全散去,水中央間隔生長著一簇簇水草,一些水鳥不時劃過水面,打破了清晨的寧靜。“我們養殖基地分為精養區和共養區,這一片水域是精養區,養的主要是中華絨螯蟹。” 養殖基地負責人劉繼峰介紹。

劉繼峰以前在外地養螃蟹,2019年返鄉創業,成立了大道天下聖興養殖專業合作社,在解甲集社區流轉了1000多畝低窪地,從緊挨著的茨淮新河引來好水,打造了千余畝水塘,開始養殖大閘蟹、甲魚、龍蝦。目前,這裡已發展成為皖北最大的大閘蟹養殖基地。

養殖基地負責人(中)和工人在展示捕撈的螃蟹。

養殖基地負責人(中)和工人在展示捕撈的螃蟹。

劉繼峰告訴小亳,養殖基地每年5月份投苗,蟹苗主要從江蘇引進,“剛引進時它就像小虫子那麼小,把它放進育苗塘裡,一周之后會變成螃蟹形狀。養到春節時,螃蟹長到紐扣大小,留一部分用於基地養殖,一部分賣給農戶,等到中秋節上市,整個養殖過程需要400多天。”

說起螃蟹養殖,劉繼峰滔滔不絕,螃蟹的一生需要脫十七次殼,每脫一次殼,就要變大一倍。螃蟹不同的脫殼期要喂不同的飼料,剛引進的幼苗隻能喂營養水,成型之后喂玉米、大豆、凍魚等,“我們每年二三月份從山東威海購進一批凍魚,放在冷庫裡作為螃蟹的食材。”

劉繼峰告訴記者,螃蟹脫最后一次殼最為關鍵,決定著它的個頭大小、品質高低、蟹黃多少等,“這個時候我們把凍魚和煮熟的玉米混在一起精心喂養,讓螃蟹吃得更好。喝著好水、吃著凍魚長大的螃蟹黃多肉肥,還有點甜味,在市場上很受歡迎。”

“你看這隻,足足有半斤多重,是螃蟹中的頂級蟹。” 劉繼峰拿起一隻螃蟹展示,基地養的螃蟹都是青殼、白肚、金毛、紅爪,螃蟹白肚意味著它生長的水很干淨。蟹爪上的毛是金色的,說明它蟹黃飽滿,肉質肥美。紅爪代表它的成熟度達到了標准,可以上市了。

蟹稻共作“豐”景很美

解甲集社區養殖基地共有49個塘面,佔地1500畝,其中36個塘面是稻蟹共養塘,種植優質有機稻600多畝。

金秋時節,沉甸甸的稻子進入收獲季,一派優美的田園風光,一台大型收割機開進稻田來回穿梭收割。“稻田周圍水塘裡養有螃蟹,所以在水稻生長過程中不能打農藥,不能上化肥,但稻子仍然長得很好,顆粒飽滿。”看著豐收的稻田,劉繼峰滿面笑容,今年稻子畝產約1000斤,預計收入70多萬元。

工人正在捕撈螃蟹。

工人正在捕撈螃蟹。

不打農藥、不上化肥,為何水稻長得很好?“我們採取蟹稻共作的模式,稻田給螃蟹提供遮陰、棲息地,田裡的水草、虫子等成了螃蟹的‘美食’,螃蟹又是很好的‘殺虫劑’‘除草劑’,排出來的糞便,還可以給水稻提供養料,這樣稻米的質量更高,螃蟹個大膏肥,產生的經濟價值更可觀。”說起生態蟹稻共養模式,劉繼峰如數家珍。

目前,養殖基地年產成蟹10萬斤左右,年產值近500萬元,成蟹主要銷往上海、北京、南京、杭州、西安等大城市的農貿市場。“這一會就有5個客戶打電話、發微信要螃蟹。” 劉繼峰邊接電話邊說,今年的螃蟹個頭更大,品質更好,產量也會更高,“目前螃蟹市場行情看漲,預計銷售收入會高於去年。”

在發展壯大養殖基地的同時,劉繼峰還帶動附近農戶發展水產養殖致富,基地給農戶提供蟹苗、技術服務,農戶養殖的螃蟹,也可以交給基地統一銷售,“能為農戶帶來收獲,為家鄉做一點貢獻,我們也很有成就感。”

家門口就業“兩不誤”

從解甲集社區螃蟹養殖基地建立,社區居民沈孝勤就在這裡務工,“常年都有活干,喂食、護塘、捕撈、捆螃蟹等等,每月收入2000多元。”說起家門口的這份工作,沈孝勤笑意盈盈,“孩子正在上學,我在家門口務工,掙錢顧家兩不誤。”

除了打工掙的工資,沈孝勤還有流轉土地的收入,“租給養殖基地4畝地,每年又增收4000元,兩項加在一起,年收入近3萬元,日子越過越好。”

養殖基地在收割水稻。

養殖基地在收割水稻。

在解甲集社區螃蟹養殖基地,像沈孝勤這樣的社區居民有20多名。除了給農戶增加收益,基地每年還為社區集體經濟增加收入10多萬元。

螃蟹養殖不僅讓養殖戶、農戶、村集體三方受益,還美化了當地的生態環境,帶動了鄉村旅游。“養殖區不僅種有水稻,還有20多畝蓮藕,每當稻花飄香,荷花盛開,不僅附近居民愛到這裡玩,不少城市居民也來觀光郊游。” 劉繼峰高興地說。

“下一步,我們將依托轄區豐富的水資源優勢,繼續擴大螃蟹的養殖規模,帶動沿河周邊群眾分散經營、集中銷售,做大做強蟹稻共作產業,結合鄉村旅游項目,帶動旅游觀光、美食品鑒、休閑垂釣等次生消費,創造更多就業機會,不斷拓展強村富民新路徑。” 永興鎮黨委書記鄭虎表示。

永興鎮螃蟹養殖基地是利辛縣水產養殖產業發展的寫照。

利辛縣擁有包括西淝河、茨淮新河等“三橫八縱”河網水系,不僅水系發達而且水質優良,水產養殖特別是螃蟹養殖歷史悠久。近年來,利辛縣著力做優水生態,做活水文章,多措並舉發展水產養殖業。2024年,利辛縣螃蟹養殖面積3480畝,螃蟹精養主體27家,其中精養塘水面1580畝,全縣第三季度螃蟹產量390.15噸,總產值3823.47萬元,預計螃蟹年總產量510噸,總產值達5100萬元。

特色水產養殖,正在成為利辛縣農民增收的好“錢”景,鄉村振興的強引擎。(亳州宣)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