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宣城市宣州區:匠心獨運,書寫人才工作的“滕王閣序”

2024年10月15日10:28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近年來,宣城市宣州區牢固樹立“人才是第一資源”理念,用心書寫人才工作“滕王閣序”,以“引、育、用、留”四大篇章,構建起人才強區的宏偉藍圖,讓各類英才群星璀璨,共繪發展新畫卷。

“為政之要,惟在得人”,傾心“引”才,立足最實質效,千裡逢迎展盛情。立足產業需求,以“千裡逢迎,高朋滿座”的熱情,拓寬人才引進渠道。聚焦重點產業,圍繞“2+4”優勢產業需求,宣州區通過政策引導、資金扶持、專場對接等多元化手段,精准發力,成功引進並培育了省級創新團隊7個,市級區級創新團隊23個,有效帶動了千名專家深入企業一線,2023年以來,為企業引進了各類人才5400余人。創新引才模式,在全省首創“政聘企培”人才引進模式,根據企業實際需求,由政府統一招考,企業培養使用,期滿編制兜底,2024年宣州區“政聘企培”人才引才公告發布70個崗位,共有323人報名,引進48人。三年來共引入哈工大、合工大等“雙一流”高校急需緊缺人才75人,有效破解了企業“引才難”的困境,相關做法入選省優化營商環境18條舉措,並被《安徽新聞聯播》宣傳推介。

堅持育人為本,秉持“不墜青雲之志,處涸轍以猶歡”的育人理念,致力於挖掘和培養人才潛能。面對高等院校數量不足、人才支撐不足的挑戰,主動作為,牽頭推動多家重點企業與本地職業院校開展新型學徒制培養,通過開設“宣酒班”“立訊班”等企業冠名班,實施訂單式培養,已培養高技能人才215人。同時,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持續擴大技工院校招生規模,五年來累計向市區兩級企業輸送畢業生1.1萬人。此外,注重鄉村人才自主培養,每年遴選有潛力的鄉村種養能手,委托農業院校、專業機構進行定制化培訓,與安徽農業大學、上海海洋大學交流合作,建立水產特色試驗站、稻漁綜合種養科研基地,建成3家“科技小院”,吸引30余名碩博研究生駐站工作,安排全區210名農技指導員每人聯系指導5戶科技示范戶,每年開展入戶指導不少於10次,培育農業科技示范戶1221戶,輻射帶動6000余戶提升農業技能,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堅實的人才支撐。

堅持“請洒潘江,各傾陸海”的用人標准,力求人盡其才、才盡其用。創新機制,激發人才活力,建立科學的人才評價機制,打破論資排輩的傳統觀念,讓真才實學者得以嶄露頭角,首批次“政聘企培”引進的人才中,已有2人入選宣城市“敬亭英才”創新團隊,1人榮獲“宣城青年五四獎章提名獎”,結合工作參與發表SCI論文2篇。需求導向,填補關鍵空白,通過引入急需緊缺專業人才,有效填補企業發展規劃、產品研發、物流管理等關鍵領域高層次人才空白,為革新技術、提高產能提供有力支撐。以立訊精密為例,依托“政聘企培”,2023年一次性引進高技術人才6名、管理人才2名,現已成為企業技術骨干和中堅力量。搭建平台,打造發光舞台。積極搭建“企業出題-政府引導-專家解題”的產業創新共同體,促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引導高校和科研院所的專家學者“走出”象牙塔,深入企業一線,目前已有3名教授擔任了企業“科技副總”,1名博士后挂職區農業農村局副局長,有效促進了科技成果的轉化與應用。

堅持服務導向,以“鐘期既遇,奏流水以何慚”的誠意,將優化人才生態視為推進人才工作高質量發展的關鍵一環,全方位提升尊才優才舉措。加強政治吸納,選派黨建工作指導員常態化開展談心談話,深入了解人才的思想動態和需求,積極引導條件成熟的企業人才向黨組織靠攏。大力推薦符合條件的優秀黨員人才擔任黨內職務,讓人才在政治上得到應有的認可和尊重。健全服務機制,堅持“待遇留人”,深入實施“宣十條”人才政策,細化了包括安居保障、薪酬補貼、創業支持等在內的28項具體措施。每年安排300萬元人才專項基金,用於支持人才項目的落地和發展。2022年以來,已兌現各類人才補貼1496萬元,並爭取省市重點人才項目獎補640萬元,為人才提供了堅實的物質保障。不斷優化人才環境,著力提升配套水平。新建城北新天地、青年創業園等人才服務項目,為人才提供了更加便捷、高效的工作和生活環境。聚焦大學生社會實踐,積極對接省內外72所高校,提供從需求發布、崗位匹配到跟蹤管理的全流程服務。自2022年以來,已成功吸引1.1萬名大學生和260余個高校團隊在宣州開展實踐實習實訓活動,傾力打造了一個具有宣州特色的“社會大學”,為人才的成才和發展提供了廣闊的平台。(宣萱)

(責編:范曉琳、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