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文化體育>>健康

這種腫瘤“最會偽裝”!自測方法請收好→

2024年09月18日15:25 | 來源:健康安徽
小字號

有一種腫瘤特別會“偽裝”,它來勢凶猛,全身可發病,除了毛發、指甲、牙齒這些沒有淋巴結或淋巴組織的地方,它就是淋巴瘤,它一旦確診就是惡性,但幸運的是,淋巴瘤也是“少數可以治愈的惡性腫瘤之一”。

究竟要怎麼做才能防住淋巴瘤?

2024年9月15日是第二十一個“世界淋巴瘤日”。由安徽省衛生健康宣傳教育中心與安徽廣播電視台綜藝體育頻道共同打造的大型融媒體健康節目《醫道健康》,本期邀請到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血液科副主任醫師鮑靜做客《醫道健康》讓您“淋”危不懼,戰勝淋巴瘤!

淋巴到底是什麼?

淋巴是一個系統,而不是一個單獨的器官,具體包括淋巴管、淋巴液、淋巴結和淋巴細胞。

淋巴管:分布全身,其中流淌著淋巴液。

淋巴結:沿淋巴管分布,負責生成淋巴細胞,過濾淋巴液。

淋巴細胞:是白細胞的一種,存在於淋巴結和造血器官(如骨髓)中,可以抵擋、滅殺入侵體內的病原菌和腫瘤細胞。

淋巴液:可將淋巴細胞從淋巴結帶到全身,發揮免疫監視作用。

淋巴系統對外是人體和細菌、病毒、異物等作戰的前線哨所,對內要監視體內衰老、惡變的細胞和組織。

淋巴瘤一經確診就是惡性!

如果淋巴細胞發生突變增殖,並聚集到不同部位,特別是淋巴結中,就形成了“淋巴瘤”,俗稱淋巴癌,是發生於淋巴造血系統的惡性腫瘤。

它不同於傳統意義上的腫瘤分為良惡性,淋巴瘤一經確診即為惡性。

主要分為霍奇金淋巴瘤(佔全部惡性淋巴瘤6-7%)和非霍奇金淋巴瘤(佔全部惡性淋巴瘤93-94%)兩大類。

據世界衛生組織統計,淋巴瘤發病率年增長率為7.5%,是近10年來增速較快的惡性腫瘤之一。

淋巴瘤好發於15~30歲和>50歲的人群,尤其是霍奇金淋巴瘤,男女比例接近,男性略高。近些年的明顯變化是,淋巴瘤的發病年齡逐漸年輕化,且以男性偏多。

雖說是惡性腫瘤,但它的治愈率相對較高。其中霍奇金淋巴瘤約有80%的患者可通過化療達到治愈﹔非霍奇金淋巴瘤的治愈率也可達到60%。

淋巴異常 如何自查?

無痛性、進行性淋巴結腫大最為常見,也可累及扁桃體、肝、脾、骨髓等。若淋巴結增大迅速,也可出現疼痛。

因淋巴瘤可發生在身體任何部位,所以病變累及的組織器官不同,引起的症狀也不相同。所以說淋巴瘤非常“狡猾”,它容易和其他疾病混淆診斷。

比如:咽部的淋巴瘤:吞咽困難、鼻塞、鼻出血、頜下的淋巴結腫大﹔胸部淋巴瘤:咳嗽、胸悶、氣促等﹔胃腸道淋巴瘤:腹痛、腹瀉、黑便、感到腹部有腫塊等等......所以應提高警惕、及時去醫院的血液科或淋巴瘤科就診。

自測方法:

生活中,可多留意淺表淋巴結有無腫大,洗澡時是自我檢查的最好時機。

自查淋巴結以“捫”為主,建議以食指、中指、無名指3根手指的末端指腹,在體表進行觸摸和輕度按壓,感受淋巴結的大小、質地、界限等。

注意不要掐捏,因為有可能會把皮下組織誤以為淋巴結腫大而虛驚一場。

淋巴結的質地、滑動性等,是判斷其性質的重要依據:危險的淋巴結,摸起來像是在觸摸鼻尖或額頭,質地堅韌或偏硬。炎症性淋巴結質地偏軟,觸摸時可自由移動。

淋巴瘤治療有何手段?

淋巴瘤是一種全身性疾病,化療是其主要治療手段之一。手術治療的價值主要在於切檢取病理明確診斷,放療作為一種重要的輔助治療手段,用於化療殘存病灶以及部分病理亞型臨床分期為I-II期的患者。

不同類型淋巴瘤的治療策略不完全相同。醫生會按淋巴瘤的細胞起源、分型、分期、惡性程度、治療靶點的不同,選擇化療、放療、靶向治療、手術、造血干細胞移植等多種綜合治療手段。

淋巴瘤是最有可能治愈的疾病之一。即使是不可治愈的淋巴瘤,在積極有效地治療下也可以延長生命,提高生活質量。所以,淋巴瘤患者一定要有戰勝疾病的信心和決心,積極配合醫生的治療。

脆弱淋巴如何保護?

慢性感染(如牙齦炎、上呼吸道感染),結核,腫瘤等都可能破壞淋巴系統。保護淋巴,就要從生活細節著手。

01避免過度勞累

長期過勞會拖垮淋巴系統,學會休息和釋放壓力,勞逸結合,是保護淋巴、預防淋巴瘤的重要方法。

02堅持鍛煉,增強體質

任何引起免疫力下降的原因,對淋巴來說都是傷害。熬夜、焦慮等不良習慣,一些自身免疫疾病,均可導致免疫力下降。

建議每周進行3∼5次,每次不少於30分鐘的中等強度有氧運動﹔每晚入睡時間不晚於23點。

03少接觸有毒化學品

射線和化學污染物會刺激淋巴系統。少接觸有機溶劑、殺虫劑、除草劑,每年染發不建議超過2次,新房充分通風再入住。

04及時治療慢性炎症

某些細菌、病毒感染,常被認為是淋巴異常的風險因素。遇到牙齦炎、皮膚感染等應及時治療,控制長期慢性感染。

05至少每年一次體檢

對於深層淋巴結腫大,需定期體檢才能發現。建議成年人,每年到血液科或淋巴瘤科體檢。

(責編:范曉琳、金蕾欣)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