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縣區傳真

安徽和縣:“全心全益”的十年

2023年09月01日15:24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終於盼來了這一天,孩子們站上鄉村小學臨時搭建的舞台,歌唱、舞蹈、朗誦,體驗人生的“初舞台”。睿睿(化名)和小伙伴朗誦完《那一抹燦爛的星光》,台下響起熱烈的掌聲。“今天,不論是聲音表現還是情感演繹都很到位。”幕后的大學生志願者李欣悅十分清楚,原本羞澀拘謹的睿睿為了表演暗自付出了多少努力。不止睿睿,這天對於參演的鄉村孩子以及大學生志願者來說,都是一段彌足珍貴的記憶。

當天是安徽和縣歷陽鎮龍華小學暑期裡最熱鬧的一天,“全心全益”和縣大學生村官暑期義務輔導團(以下簡稱“全心全益”輔導團)成立十周年文藝匯演在這裡舉行。

自2013年6月成立至今,“全心全益”輔導團已經走過了10個年頭,輔導活動由最初5名大學生村官發起,到如今每年吸引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巢湖學院等高校數十名大學生志願者助力﹔支教點由最初的歷陽鎮龍華小學1個發展涵蓋至該縣歷陽、烏江、香泉、功橋4個鎮共9個,累計輔導鄉村孩子近5000人次,被評為安徽省第二屆“青年之家”優秀活動項目一等獎、安徽省“第五屆青年志願服務項目大賽”一等獎,入選共青團中央“七彩假期”項目。

10年來,這個義務輔導團在鄉村扎根、開花、結果,生動演繹青春與鄉村之間的雙向奔赴。

輔導團成立十周年文藝匯演。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輔導團成立十周年文藝匯演。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埋下“種子”

“哥哥姐姐,明年暑期你們還會再來嗎?”康康(化名)在課間休息時閃爍著大眼睛,滿懷期待地問大學生志願者。7月初,安徽師范大學、安徽工業大學、巢湖學院等高校大學生如約來到和縣開展“全心全益”輔導團支教服務,用愛心耐心責任心“圈粉”孩子和家長。

安徽師范大學教育科學學院2021級教育學專業學生陳玉潔所在的支教點位於歷陽鎮橫江社區。在有四十多個孩子的班級,活潑好動的洋洋(化名)總是上課違反紀律、課間打鬧瘋跑,讓大學生志願者十分頭疼。為了幫助洋洋做出改變,陳玉潔找他談心、和他講道理、鼓勵他做“老師”的小幫手。沒多久,洋洋不僅自己帶頭遵守紀律,還幫助“老師”管理課堂,聽到有人上課講話便發號施令“保持安靜”。“一些孩子由於父母不在身邊、老人疏於教導,學習習慣不太好,但隻要我們稍加引導,他們就會往好的方向發展。”支教讓陳玉潔對教育有了更多的思考。

在歷陽鎮黨委委員、組織委員、團委書記馬寧的印象中,龍華村留守兒童小紅(化名)經過大學生志願者三天的英語輔導,單詞聽寫由最初報20個對1個提升到報20個錯1個。“讓我感覺這些孩子並不笨,只是缺人耐心地教導,缺人給他們埋下‘種子’,指一條方向。”

暑期,龍華小學支教點的保衛室每天都會聚集接送孩子的家長,其中多半是老人。大學生志願者習慣了在這裡和家長交流孩子的表現、指導開展家庭教育。“實在是太謝謝你們了”“給你們添麻煩了”“孩子的變化太大了”……每年暑期,持續10年,“全心全益”輔導團究竟給鄉村孩子們帶去了多少改變,在志願者們看來,更重要的是埋下一顆“種子”,這顆“種子”使孩子們心中迸發出對更廣闊世界的渴望,使他們擁有向上向好、追尋夢想的力量。

學前教育學專業志願者開展美育課程《我眼中的中國》。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學前教育學專業志願者開展美育課程《我眼中的中國》。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愛的接力

10年前,時任歷陽鎮龍華村大學生村官的馬寧,聯合周邊鎮、村共5名大學生村官在龍華小學為當地留守兒童開展義務輔導活動。憶及當年開展活動的初衷,馬寧說:“我大學學的是應用心理學,一直關注留守兒童心理健康,來到基層工作后,龍華小學就在我工作的村黨群服務中心旁邊,這裡留守兒童居多,不少孩子家庭經濟困難,自然引起了我的關注。”臨近暑期,馬寧便和其他大學生村官商量給孩子們提供一個輔導學習的地方,同時關愛他們的心理健康、保障他們的暑期安全。

2014年暑期,經團和縣縣委聯系,安師大教科院來到龍華小學開展心理輔導活動,達成合作意向,每年組織大學生暑期社會實踐團隊赴和縣開展支教服務。“一方面希望能為農村留守兒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另一方面希望通過實踐讓准教師們了解鄉村教育實際,堅定地走向教育一線。”安師大教科院副教授吳文濤介紹。

之后的幾年間,安徽工業大學、巢湖學院也相繼派出大學生實踐團隊加入“全心全益”輔導團,在和縣挂牌成立大學生社會實踐基地。

登上開往和縣大巴車的那一刻,安師大教科院2019級心理學專業畢業生沈泰宇突然有種近鄉情怯的感覺。今年是他第二次參加“全心全益”輔導團支教服務。2021年,作為支教團隊長,工作重心主要是負責協調和統籌實踐活動,少了課堂教學體驗及近距離與孩子們交流的機會。為了彌補遺憾,也為了回應孩子們的想念,今年考研上岸的他又來了,這一次他除了協助現任隊長外,還主動給孩子們輔導作業,上心理健康和體育課。“每一位隊長、隊員,即便畢業很久,依然在用自己的方式關注著‘全心全益’輔導團。如果說我們從老隊長、老隊員那裡傳承到什麼,最重要的一點是奉獻。”龍華小學的操場上,沈泰宇望向課間游戲的孩子們,不禁露出寵溺的表情。

有了沈泰宇這位前任隊長的協助,現任隊長李欣悅感到助益良多。與沈泰宇一樣,李欣悅也是第二次來到龍華小學支教點參加“全心全益”輔導團,去年是團隊宣傳員,今年成了隊長。“看到孩子們比去年有了明顯的進步,愈發覺得我們的付出很有意義。一年又一年的接力,總會發生改變”。

今年暑期,安師大教科院團委副書記付銀行第一次作為指導老師參加“全心全益”輔導團愛心支教團隊。作為學校“三下鄉”暑期社會實踐重點團隊,每年都會提前招募、提前籌劃,由學校與地方洽談聯系實踐事宜,選派專業課教師與團委教師隨行指導,並給予經費補貼。除了學校的重視,付銀行還切身感受到地方政府和社會各界對實踐團隊的關心。支教期間,各類愛心物資與暖心慰問源源不斷送至支教點,政府幫忙協調開展各類安全教育、素質拓展、課題調研及紅色研學活動。

除了大學生志願者,“全心全益”輔導團的10年也是各類愛心力量不斷匯聚、持續接力的10年。“2013年由於場地原因,活動差點取消,歡歡(化名)的家長聽說后,免費提供自家場地給我們使用。每年暑期,縣關工委、團縣委等都會為‘全心全益’輔導團四處奔波,協調活動場地、經費,走訪慰問等,不僅心系鄉村孩子,還關注大學生志願者的安全與保障。”馬寧動容地說。

心理學專業志願者開展心理團輔活動。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心理學專業志願者開展心理團輔活動。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支教尾聲,大學生志願者們開展了“尋訪‘中國好人’葉連平,致敬鄉村燭光”活動。95歲高齡的葉老聲情並茂地講述從事教育事業數十年來的經歷和感悟,激動地說:“生命不息,戰斗不止,鞠躬盡瘁,死而不已。”深深感染了現場每一位志願者,要將鄉村教育的微光傳遞下去。

輔導團尋訪“鄉村永不熄滅的燭光”葉連平。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輔導團尋訪“鄉村永不熄滅的燭光”葉連平。和縣縣委宣傳部供圖

變與不變

早在暑期前,馬寧就接到多個村(社區)打來的電話,表達想要設立輔導團支教點的意願。經過10年的深入實施、完善升級,“全心全益”輔導團構建了“課業+心理+興趣+特色”的教學體系,提煉形成“U(由高校派遣專業志願者)+G(由政府提供后勤保障)+S(由社會組織協調具體活動開展)”的項目經驗,成為和縣青年志願服務的一張名片,並不斷推廣。

遇十年,育熱愛。10年來,“全心全益”輔導團秉持一顆初心、成就一份理想、守護一片安寧、傳遞一抹溫暖。新時代,鄉村支教可以填補鄉村基礎教育的短板,通過校地共建為鄉村提供優質的教育資源﹔通過大學生志願者的言傳身教幫助鄉村孩子培養習慣、拓寬視野、明理立志﹔通過一個孩子影響一個家庭,助力基層社會治理的同時賦能鄉村振興。

“每年參與輔導團的人員都在發生變化,不變的是政府、高校的責任心,大學生志願者的愛心與耐心,家長與孩子們的熱情與支持,社會各界的支持與肯定”。輔導團之所以能夠扎根和縣、深入鄉村、成為品牌,在馬寧看來,一方面是縣、鎮、村敢擔當,提供經費、場地等后勤保障﹔另一方面是高校鼎力支持,形成一支穩定的支教團隊,精心策劃教學活動﹔此外,離不開縣關工委、團縣委、縣青年志願者協會等群團組織、社會組織的主動作為,發揮校地合作的紐帶作用。“歸根結底,還是各方有目標一致的共識,即全心全意為鄉村孩子服務”。

馬寧介紹,隨著城鎮化的推進,鄉村生源越來越少、生源質量明顯下滑,支教點越來越分散、需求卻越來越強烈,志願力量有限、后勤保障成本越來越高,這些都給輔導團發展提出了考驗。“隻要鄉村有需求,輔導團就會一直堅持下去”。孩子的需求、家長的信任、政府及社會的支持,讓馬寧和大學生志願者們堅定地憧憬“全心全益”的下一個10年。(謝婷婷 朱恆涵)

(責編:劉穎、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