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人民日報看安徽

安徽來安

“建管”並舉打造高標准農田

本報記者 趙夢陽
2022年11月22日07:3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人民日報》( 2022年11月22日   第 10 版)

《人民日報》( 2022年11月22日 第 10 版)

56歲的安徽來安縣水口鎮種糧大戶沈勁祥對高標准農田改造的好處有著切身體會。2015年,他與哥哥在來安縣施官鎮共同承包了2000畝農田,僅基礎設施這一項就投入了100多萬元。由於田塊小、灌溉設施差、道路不暢等因素,種植成本大幅增加,5年下來賠了不少錢。

2020年合同到期后,沈勁祥得知水口鎮高隍村將進行高標准農田改造,他敏銳地抓住了這一機會,在該村承包了840畝農田。當年,該村改造了1.3萬畝高標准農田,路、溝、渠、涵全部配套到位。改造后的高標准農田“田成方、渠相連、路相通、旱能灌”,之前無人問津的土地一下成了“搶手貨”,1.3萬畝農田被種糧大戶承包一空。

“基礎設施配套齊全,同時田畝增加了,田塊平整了,更便於機械化作業了,大大節約了勞動力成本,這樣算下來,增收容易多了。”沈勁祥說。

據了解,來安縣有103.91萬畝基本農田,從事農業生產的人口達22.41萬,是一個傳統的農業大縣,北部為山區,中部為丘陵,南部為圩區,地形復雜,丘塊面積小,農田坡度大,土地分轄塊數多,農業機械化作業率低,拋荒現象時有發生。

為提高機械化水平,節約種糧成本,近年來,來安縣堅持以農田水利為重點,建設農業生產急需的通田到地末級灌溉渠道、生產道路等設施,提高道路通達能力,完善田間灌溉系統,改善灌排條件,累計投入113286.5萬元。2021年,來安縣8.6萬畝農田實現從“靠天收”到“保豐收”的轉變。

“在高標准農田推進過程中,來安縣‘建管’並舉,牢固樹立‘數質並重、用養結合’生態理念,在高標准農田建設項目區採取‘改、培、保、控’等綜合措施,加強對田間道路、灌排系統、防護工程、變配電工程和其他工程過程監管和建后管護,提升了現代農業生產和經營能力,確保建一塊成一塊。”來安縣委書記楊軍說。

與此同時,來安縣還積極創新工作舉措,引入第三方風險管理機構,為8.6萬畝高標准農田設施提供了約650萬元的管護及維修保障。僅2021年,來安縣就投資1.947億元,修建渠道襯砌工程96.295公裡、渠系建筑物(放水口、過路涵、節制閘)8697座、泵站59座、塘壩清淤205座、溝(渠)清淤73.5公裡、建成混凝土道路34.29公裡、砂石路111.8公裡,共種植各類林木5148棵,為實現農業機械化、規模化、標准化打造了良好基礎。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