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本網原創

非凡十年 安徽封面︱第二十三期

黃山:守護母親河 一江潤兩省

陶偉
2022年09月27日09:19 |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小字號

一江碧水出新安,百轉千回下錢塘。

黃山休寧,海拔1629米的六股尖上,源頭活水汩汩涌出。碧水蜿蜒,一路曲折向東,跨越皖浙交界,緩緩流入具有“天下第一秀水”之稱的千島湖。

每年70億立方米優質干淨水,這是安徽黃山饋贈給浙江千島湖最好的“禮物”。而如今,它早已超越水的自然意義,成為兩省人民探索區域合作生態保護的智慧結晶。

十年間,一、二、三輪試點順利完成,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碩果累累:從新安江跨省界斷面水質常年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Ⅱ類標准,到生態“含綠量”正逐漸變成發展“含金量”,再到全國其他13個流域、18個省份復制推廣……一江碧水,潑墨出詩意般的新安畫卷。

每一步探索,每一次努力,無不啟迪著新智慧的迸發。如今,隨著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應運而生,一個新起點,一份新期待,照映出一個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大黃山”,正繭出而羽化成蝶。

一江碧水出新安。黃山市委宣傳部供

一江碧水出新安。黃山市委宣傳部供圖

新安江畔的“十年之功”

蜿蜒千裡,新安江宛若游龍。在上游,黃山市休寧縣流口鎮流口村,一家名為“生態美”的超市,點睛著這條碧綠的長龍。

時間的指針撥回2016年,黃山市首家“垃圾兌換超市”誕生於此。也從那時起,謝雅妹這位村干部,義務做起超市協管員。

6年時間彈指而過,但謝雅妹卻深切感受到了蝶變新安江的力量。

生態美超市裡,村民正在登記。謝輝煌攝

生態美超市裡,村民正在登記。謝輝煌攝

160個塑料袋兌換一支牙刷,30個香煙殼兌換一包黃酒……一包包垃圾,經她的手,換成了生活日用品﹔一位位村民,經其“嘮叨”,養成了隨手做垃圾分類的習慣﹔街頭巷尾,經其見証,換了新顏……

如今,“垃圾兌換超市”更名為“生態美超市”。345家“生態美”超市,覆蓋了新安江流域黃山段沿江所有行政村(社區)。勾連起這一個個小“點點”,仿佛無數雙手牽在一起,共同護衛著一江清水。

碧水何以清?這群“超市”只是縮影。這背后,有著黃山的“十年之功”。

十年來,黃山累計投入195億元,實施300多個試點項目。從累計關停淘汰企業170多家,到先后建立覆蓋流域所有68個鄉鎮的垃圾處理體系﹔從完成農村改水改廁23萬戶,到推廣應用“粘虫黃板+生物農藥+生態農藝”模式,農藥使用量逐年下降……

數據不需贅述,即便再長,也無法丈量“十年之功”的厚度。在黃山市新安江文明實踐中心,一面“點贊牆”總能吸引眾多參觀人群駐足,一張張“先進個人”的滄桑面龐,承載著“十年之功”裡黃山人的辛勤付出。

而這一切,都是為了兌現十年前的那場約定。

新安江。潘成攝

新安江。潘成攝

2012年,在財政部、原環境保護部的大力推動下,皖浙兩省在新安江啟動全國首個跨省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

在兩省共同努力下,2012—2014年、2015—2017年、2018—2020年三輪試點接續開展。新安江生態補償機制實施10年來,中央及皖浙兩省累計撥付補償資金57億元。新安江跨省界斷面水質連續10年達到皖浙兩省協定的生態保護補償考核要求,每年向千島湖輸送近70億立方米干淨水,千島湖水質實現同步改善。    

生態“含綠量”鑄就發展“含金量”

十年,是一張時間試卷。黃山不僅寫下了精彩答題,也繪出了山水之城的秀美產業圖景。

行進在黃山的山水之間,隨處可見的茶園裡,漫山遍野的黃色誘虫板相映成趣。新安江源頭,一家以新安源命名的茶葉生產企業,傾注於有機茶生產。這裡有6800畝茶園連續多年通過歐盟和國家有機標准認証。

茶園綠色防控。 休寧縣委宣傳部供圖

茶園綠色防控。 休寧縣委宣傳部供圖

據初步統計,2015年來,這家企業通過有機茶生態基地建設,僅在新安江源頭流口區域就減少農藥、除草劑使用量1000多噸,化肥2.5萬噸,有效地控制了農村面源污染。

而生態也給予了黃山茶葉人豐厚回饋。2021年,黃山市茶葉產值超過40億元。

在黃山,泉水養魚日漸成為鄉村振興的特色產業。“這種魚,一斤能賣80元!”嘖嘖稱奇的養魚方式,如今每年給黃山帶來超7億元的綜合產值。

旅游,是黃山的底色。而如今,黃山的旅游不止於山水人文間的賞玩。

產業是城市的靈魂。黃山不滿足標志性的文旅產業,一大批新興產業正落戶於這座生態旅游城市。

綠水青山。潘成攝

綠水青山。潘成攝

近年來,黃山市確立了新一代信息技術、智能制造、新能源和汽車電子、新材料和綠色軟包裝、人工智能等九大新興產業,加快構建與黃山生態環境相適應、與徽州文化底蘊相融合的現代產業體系。

為此,黃山一直都很拼。“我們堅持頂格傾聽、頂格協調、頂格推進。去年,市級負責同志帶頭‘走出去’拜訪企業700多家,‘請進來’接洽客商2000多批次,簽約項目502個,實際到位省外資金增長39.9%、居全省首位。”黃山市委書記凌雲用這一組數據道出黃山的努力。

十年間,黃山市圍繞生態產業化、產業生態化,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生態農業和新型工業,念好“山字經”、做好“水文章”、種好“搖錢樹”、打好“特色牌”。生態“含綠量”正逐漸變成發展“含金量”,實現了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相得益彰。

“大黃山”應時而生

十年的時間刻度不長,相比數以億年的黃山地質形成史,這不過白駒過隙﹔十年的時間刻度不短,它足以改觀一條江給人的印象。  

十年時間,這條徽州的母親河從補償機制試點的實踐裡,鍛造出了以生態保護補償為抓手,以生態環境保護為根本,以綠色發展為路徑,以互利共贏為目標,以體制機制建設為保障的跨省流域生態保護補償“新安江模式”。

這也是生態改革的先行區。近年來,安徽省不斷推廣“新安江經驗”,先后建立健全皖蘇滁河流域生態補償機制、大別山區水環境生態補償機制、全省地表水斷面生態補償機制等一系列聯系省內省外,覆蓋重點流域和全流域的生態保護補償制度體系,有力推動全省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

新安江。潘成攝

新安江。潘成攝

而放眼全國,以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為范本的流域上下游橫向補償機制試點工作,在全國其他13個流域、18個省份復制推廣,為生態文明建設提供了“新安江方案”。

十年,沒有畫上句號。相反,它正啟幕著一個“大黃山”的應時而生。

2019年12月,國務院印發《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要求加快建設新安江—千島湖生態保護補償試驗區。

2021年10月,安徽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高品質建設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支持黃山建設生態型、國際化、世界級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城市”。

今年初,《皖南國際文化旅游示范區“十四五”建設發展規劃》提出:全力打造“大黃山”國際休閑度假旅游目的地,按照全域旅游理念,打破市域界線,統籌推動“大黃山”四市一體化發展,加快形成整體合力,打造文旅高質量發展樣板區,構建以黃山市為龍頭,輻射帶動池州、宣城、安慶三市的“月照三星、三星拱月”共進發展新格局。

“新安江水碧悠悠,兩岸人家散若舟。”1934年,郁達夫行游屯溪,即興寫下的詩句,成為新安江人居美景的詩意表達。

這僅是新安一隅。未來,伴隨“大黃山”格局的加速形成,這條文明之江、美麗之江、開放之江、財富之江、創新之江,必然“澆灌”出更為磅礡的新安山居圖。

(責編:范曉琳、張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