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安徽頻道>>江淮傳真>>省內要聞

安徽省多元能源供應新格局 已逐步形成

合肥至六安天然氣管道通氣試運行

2021年10月08日07:34 | 來源:合肥晚報
小字號

安徽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多元能源供應新格局逐步形成。過去五年,全省累計建成投運天然氣干支線管道長度居長三角第一位。下一步,全省還將加快“外電入皖”工程建設,力爭一批項目納入國家“十四五”相關規劃,並爭取在2025年底前建成投用。

【動態】

合肥至六安天然氣管道順利通氣試運行

9月28日上午,隨著合肥機場輸氣站閥門緩緩開啟,合肥-六安天然氣管道正式通氣試運行,這是我省今年繼環巢湖高壓管線廬北-嚴橋段項目通氣運行后第二條貫通運行的省級天然氣干線。自此,合肥都市圈又添能源新“動脈”,六安革命老區天然氣保障能力進一步提升。

合肥-六安天然氣管道從合肥市經開區高劉鎮滬陝高速與機場高速交口處,與在建環城高壓天然氣管線對接,沿滬陝高速向西敷設至六安市金安區東橋鎮六安輸氣站,管線全長約36.5公裡。

安徽省能源局表示,此次合肥-六安天然氣管道建成通氣,進一步完善了全省構建南北互通、東西互聯的天然氣一張網的保障供應格局,促進了全省能源消費結構加快調整優化,為“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提供了安全穩定的清潔能源支撐。

【成效】

累計建成投運天然氣干支線管道居長三角第一位

安徽省第十次黨代會以來,全省天然氣儲備及應急調峰能力顯著提升。過去五年,全省共建成省內天然氣管道922公裡,累計建成投運天然氣干支線管道3292公裡,居長三角第一位﹔長輸管道通達全部省轄市和40個縣(市),“三縱四橫一環”省級天然氣主干網架逐漸成型。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五年,安徽以年均3.6%的能源消費增速支撐了年均7.3%的經濟增速。2020年,全省更是以佔全國2.95%的能源消費,支撐了佔全國3.81%的經濟總量,萬元地區生產總值能耗0.43噸標准煤,低於全國平均的0.55噸標准煤。

近年來,全省電力系統更加優化。“十三五”合計新增裝機2664萬千瓦,其中,煤電新增756萬千瓦、佔新增裝機比重28.4%,風電、光伏新增1517萬千瓦、佔新增裝機比重56.9%。截至2020年底,全社會發電裝機規模達到7816萬千瓦。

來自安徽省能源局的最新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前8個月,全省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546.1億元、佔年度投資計劃的62.9%,同比增加113.4億元、增長26.2%,投資完成情況好於去年同期。

【可再生能源】

編制國土空間規劃時為新能源項目預留空間

今年以來,全省天然氣消費量保持高速增長。前8個月,全省天然氣消費量49.5億立方米,同比增長25.6%。皖東北天然氣管道工程二期、天然氣固鎮-靈璧-泗縣支線、天然氣颍上-蚌埠聯絡線……9月份,安徽省還核准批復了一批天然氣管道項目。

“2020年,全省可再生能源發電量363.4億千瓦時,是2015年的3.2倍。”下一步,全省將加大清潔能源開發支持力度。一方面,積極推進天然氣管道建設,加快建設江蘇濱海液化天然氣配套蘇皖管線天長-合肥、青寧管道揚州-滁州天然氣管道,加快推進湖州-宣城皖浙聯絡線項目前期研究工作。

同時,強化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引領,科學編制安徽省“十四五”可再生能源規劃,加快智慧光伏融合發展,有序發展風電﹔並加大對新能源項目的規劃、土地等要素支持,在編制市縣國土空間規劃時為新能源、儲能等項目預留空間。

【外電入皖】

爭取一批項目納入國家規劃,力爭2025年前投運

近日,白鶴灘-浙江±800千伏特高壓特高壓直流輸電工程安徽段開工。該工程-安徽段全長492.033千米,途經六安、安慶、銅陵、池州、宣城5市12縣區。

安徽省能源局透露,安徽段計劃2022年11月具備帶電條件。“竣工投運后,華東電網將獲得800萬千瓦的綠色清潔能源,為長三角區域經濟社會發展提供堅強的能源電力保障。”

今年以來,安徽全社會累計發、用電量大幅增長。1到8月,全社會發電量2034.1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3.8%,全社會用電量1799.7億千瓦時、同比2020年增長14.9%,較2019年增長16.3%。

接下來,全省將加快“外電入皖”工程建設。目前,省發改委已與內蒙古、陝西、甘肅、山西等省發改委簽訂了電力合作協議,並多次赴國家能源局、國家電網公司對接匯報“外電入皖”事宜。

下一步,安徽將積極爭取將陝西—安徽等特高壓直流輸電通道納入國家能源電力“十四五”規劃,力爭2025年前建成投運。

“十四五”期間,全省還將結合氣源供應、電網接入和調峰需求等情況,在合肥等地布局燃氣調峰機組,增強電力、天然氣雙調峰能力。同時,探索建立電力需求響應工作制度和激勵機制,逐步形成佔年度最大用電負荷3%左右的需求側機動調峰能力。(方佳偉)

(責編:范曉琳、李闊)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