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制從安徽走向全國

今年年初,中辦、國辦印發《關於全面推行林長制的意見》,提出到2022年6月全面建立林長制。由此,安徽省率先探索實施的林長制走向全國。
森林是重要的自然生態系統,對於維護國家生態安全、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具有基礎性、戰略性作用。安徽省地跨長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處於長三角上游,承東啟西,連接南北,擁有皖南山區和皖西大別山區等全國重點生態功能區。
2017年,安徽省就在全國率先探索林長制改革,建立了以黨政領導責任制為核心的省、市、縣、鄉、村五級林長體系,確保一山一坡、一園一林、一區一域都有專人專管。
安徽省把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綠”確定為林長制五大任務。圍繞“護綠”加強林業生態保護修復﹔圍繞“增綠”推進城鄉造林綠化﹔圍繞“管綠”預防治理森林災害﹔圍繞“用綠”強化資源多效利用﹔圍繞“活綠”激發林業發展動力。
各級林長都有目標責任,形成了省級總林長負總責、市縣總林長指揮協調、區域性林長督促調度、功能區林長抓特色、鄉村林長抓落地的工作格局。各有關部門都有職責任務,並納入省委、省政府年度綜合考核,兌現獎懲。依托林長制改革,安徽林業發展由林業部門“小馬拉大車”轉變為各級各部門“同唱一台戲”。
2019年,全國首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在安徽揭牌。近年來,安徽省縱深推進林長制改革,高質量推進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建設,深化護綠、增綠、管綠、用綠、活綠“五綠”並進體制機制,在全省設立30個示范區先行區,確定90個體制機制創新點等。安徽省林長制改革入選中國改革2020年度十大案例,成為新時代安徽改革的知名品牌。
目前,全省5.2萬名林長守護400萬公頃森林和100萬公頃濕地。全省森林面積已達6262萬畝,森林蓄積量超過2.7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達30.22%。
今年是安徽省深化新一輪林長制改革的關鍵之年。安徽省將在系統集成改革、提升價值功能、推動區域聯動上探索深化,實施平安、健康、碳匯、金銀、活力“五大森林行動”,高質量建設全國林長制改革示范區,形成更多可復制可推廣的實踐成果和制度成果,以林長制促進“林長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