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亮大別山 引回“金鳳凰”

2021年05月19日18:18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大別山腹地的霍山縣,出產一種被譽為“十大仙草”之首的稀有特產——石斛。

地處原水電供區的太陽鄉,就是霍山石斛核心產區之一。這裡的村民很早就有種植石斛的傳統。然而,由於過去道路、電力等因素條件制約,石斛的生產、加工難以擴大規模,零星種植的石斛,難成規模,不見效益。村裡大多數人還是離鄉背井,去上海、江蘇等地外出打工。村裡隻剩下老的老、小的小。時間一長,外面的人兒思故鄉,家裡的娃娃想爹娘,成了很多候鳥打工人和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的一塊心病。

群眾要脫貧、鄉村要振興,沒有“人”可不行,必須培育家鄉的“梧桐樹”,引回自己的“金鳳凰”。當地黨委政府意識到這一點,便在吸引投資、提供就業崗位上動腦筋。徐杰,作為鎮裡招商引來的安徽一家知名石斛開發企業的技術經理,見証了群眾“回鄉就業、回鄉創業”這一“反轉”。

石斛加工驛站。霍山供電供圖

52歲的徐杰,村裡有人稱他是守“斛”人。2018年,他來到太陽鄉金竹坪村,成為了這家企業三個原產地基地之一的“掌門人”。剛來那會兒,村裡扶貧工作已經展開,山區為了守護綠水青山,不能引進有污染的企業。鎮裡的領導希望石斛加工這樣的“綠色產業”能擴大生產規模,提供就業崗位,讓村裡聚少離多的鄉親們,在家門口就能賺到錢。可讓徐杰犯愁的是,要想擴大生產,就得購買先進的烘烤電器設備,問題是設備買來了,村裡的電卻跟不上:當時,村裡用的還是小水電,電壓不穩,無法恆定烘烤機器的溫度。更鬧心的是,隔三差五停電,會讓一茬的新鮮石斛直接報廢,甚至連設備也一起燒毀。2019年之前,隻招收了20來人,用人工柴火方式烘烤和僅有的幾台烘干機制作石斛。效率低,一遇到停電,還得用柴油發電機“頂”上,抓產量也是捉襟見肘。擴大生產?徐杰一直下不了這個決心。

2019年底之后,情況有了改觀。國網安徽電力接收了霍山水電供區,太陽鄉作為首批電網改造的鄉鎮,利好消息接踵而來:變壓器換成了大個兒,木頭杆變成了水泥杆,裸導線換成了絕緣線。經過一年的建設,2020年底,一座嶄新的35千伏白馬變電站又在離加工站500多米的地方“落戶”,電的問題解決了!

村民們正在加工石斛。霍山供電供圖

徐杰這下有底氣了,向公司申請,一口氣購置了11台2000瓦的石斛楓斗加工烘焙機、一台每小時產量達30公斤的提香機,流水線上,還增加多種電器輔助設備。新設備就位,產量上去了,需要的崗位自然多起來。

2020年,加工驛站多次“擴編”,招聘當地員工,消息不脛而走,遠在上海、江蘇的村民聞訊紛紛回鄉就業,如今,驛站已經有了固定員工70多人,大多數來自附近村子。2021年2月,正值石斛採摘加工的旺季,徐杰管理的“楓斗加工驛站”車間外,停放著五十多輛電動車和幾台私家車,這都是驛站聘請的員工們的。徐杰介紹說,村民本地就業,有的解決了留守孩子長年無人照管的問題,有的家裡老人得到了妥善照顧,煙火氣回來了,親情溫情留住了,鄉裡鄉鄰和睦共處,鄉村精神文明面貌也得到了巨大改善。他介紹,2020年一年,支付員工的工資就達到200多萬,2021年還要更多。更重要的是,家門口的“仙草”產業,治好了群眾們縈繞心間的“鄉思病”。

村民們展示加工后的石斛。霍山供電供圖

徐杰如數家珍般地介紹員工情況:今年37歲的張學平,去年從上海一家食品公司回鄉,在石斛加工驛站工作。加工驛站採取的是計件制,工作時間自由,張學平既能有不錯的收入,又能照顧上初中的孩子和家中兩位老人,她家不但在2020年脫了貧,加上她和在浙江打工的丈夫努力,如今還開上了私家車﹔50多歲的黃繼寶,雙腿殘疾,如今兩口子都在加工驛站幫工,每月能有將近5000元的收入,供應在外讀大學的兒子升造。不少在這裡工作的員工,還有了下一步打算:利用自家山地,就地種植石斛、茶葉、香菇,發展自己的小產業......

“我們趕上好機遇了!”徐杰說:“要不是水電供區的改造這一造福群眾的實事,我們的企業哪能這麼快發展?哪有這麼多就業崗位提供給他們?”

初春的陽光下,一棟白色的車間掩映在綠水青山之間,“九仙尊楓斗加工驛站”的招牌遠遠就能看到,“用勤勞雙手、創美好生活”的標語格外醒目。驛站車間裡,50多當班員工有說有笑,用古法編織著石斛楓斗,也編織著她們的美好夢想。(吳京晶、袁翔、翁懷龍、周浩)

(責編:吳西露、張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