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皖美”安徽,奏響發展“三部曲”

2021年04月26日08:39  來源:新華日報
 

工人對剛下線的軸承進行檢測。 王銳攝

從地理位置看,安徽是長三角的一道屏障,被稱為“千裡淮河第一閘”的王家壩閘,是長三角地區直面洪汛的頭一站。從經濟分工看,安徽是長三角的一塊腹地,智力、勞動力和能源等資源,為長三角發展提供了源源不竭的支撐。從發展現狀看,安徽科研實力“異軍突起”,省會合肥創造了一個個投資神話……

4月19日起的一周時間裡,記者跟隨“皖美”安徽集中採訪團,走進宣城、蕪湖、馬鞍山等多地,探尋江蘇這位“鄰居”的發展之路。

鄉村振興“協奏曲”

“不為鍋巴飯,不繞鍋台轉。”在皖南地區,用米飯做成的鍋巴是當地傳統食品,深受民眾喜愛。抗戰時期新四軍進駐雲嶺,鍋巴成了新四軍野戰時的主要戰備糧之一,並留下了“北有黃橋燒餅,南有雲嶺鍋巴”的美贊。如今打開淘寶,輸入“雲嶺鍋巴”,蟹黃味、海苔肉鬆味、香辣味……各種符合當下年輕人挑剔味蕾的“口味鍋巴”,已成為安徽的“美食名片”。

而這些廣受好評的鍋巴零食,都產自扎根安徽涇縣的雲嶺星火旅游發展有限公司。推開廠房大門,一股糯米的酥潤清香扑鼻而來,隻見封閉式車間長長的流水線上,蒸好的大米從一端倒入,經過沿途的烘烤等流程,出來時就成了一片片金燦燦、脆嘣嘣的鍋巴。

借“鍋巴”的東風,2016年,安徽雲嶺星火與雲嶺鎮政府合作共建了雲嶺鎮“扶貧直通車”基地,通過收購售賣貧困戶農產品,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帶動村民脫貧致富。2018年,公司成立了扶貧基金,每賣出一袋鍋巴,就向鎮裡的扶貧基金捐贈1角錢,截至2020年年底,已累計捐贈76萬元。

安徽雲嶺星火董事長王靜華介紹,在鄉村振興政策的引導下,公司以雲嶺鍋巴產業為基礎,雲嶺紅色文化為背景,打造“紅色旅游特色小鎮”。2019年,小鎮接待游客5萬多人次,實現綜合收入1.1億元。

鄉村振興,要富“口袋”更要富“腦袋”。在蕪湖南陵縣澄橋村楊澇組的文體活動廣場上,花草點綴、綠樹環繞,別致的六角涼亭——議事亭是村民商量大事小情的好去處。可仔細看看,大到一條水泥路,小到一株紅楓樹,都用牌子清晰地寫明捐贈人。原來,這一切都是村民“共治”的成果。

“楊澇組56戶209名村民自籌資金6萬余元建設村民廣場,村致富能手無償捐出自家風景樹移栽到廣場,貧困戶、困難戶主動出力,搜集、搬運形態各異的石頭來裝飾廣場。”三裡鎮黨委副書記、鎮長徐瑋介紹,除了村民自籌,三裡鎮還大力支持村裡申報公益性項目等各項資金,為村民廣場實施道路硬化、搭建休閑涼亭、安裝廣場路燈。如今,全鎮17個村居正逐漸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新風貌。

產業升級“交響曲”

“每三輛奔馳寶馬,就有一輛軸承來自廣德。”這不是一句大話,而是廣德中隆軸承有限公司的真實寫照。

走進中隆軸承車間,映入眼帘的就是保時捷汽車軸承生產專線,這條全自動流水線正井然有序地生產,旁邊卻幾乎看不到工人。“公司一個月可以生產1500萬套軸承,寶馬、奔馳、保時捷等車企都是我們的客戶。”該公司負責人說。

來自浙江的中隆軸承是廣德市借助長三角區位優勢發展產業的一個縮影。位於蘇浙皖三省交界的廣德,是安徽對接長三角的“橋頭堡”,在不到十年時間裡,這裡迅速形成了汽車及零部件制造特色產業集群。廣德市發改委副主任戴航介紹,截至2020年12月,這個特色產業集群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19家,整車生產企業2家,重點汽車及零部件企業68家,零部件制造商100余家,研發、認証、測試服務企業2家,形成了完備的汽車產業鏈,成為安徽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亮點。

在蕪湖,一個快遞物流智能裝備制造的“生態圈”也正熠熠生輝。走進蕪湖市雙彩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一片繁忙,伸縮機、轉彎機、自動分揀系統等快遞物流分揀設備正批量投入生產。“貨車到達目的地后,自動伸縮機伸進貨車車廂,自動將包裹一件件‘搬’上輸送履帶,減少了人力卸貨搬運成本。進入分揀環節后,貨件會被系統掃描、識別,自動傳送到下一個分揀環節,並全程自動上傳信息。”公司生產總監楊周介紹,該智能分揀系統可實現每套設備每小時分揀3.2萬件,效率比人工分揀提高2至3倍。

栽得好梧桐,引得鳳來棲。2017年,國家郵政局確立蕪湖市南陵縣為首家“全國快遞科技創新試驗基地”,自那以來,南陵縣先后同順豐、“三通一達”、百世等國內龍頭快遞企業開展戰略合作。在行業巨頭的帶動下,一批業內知名的配套企業相繼落戶,不出南陵縣就能完成整套物流裝備的集成,小到電滾筒、鏈條板,大到電機、滑床,都能搞定。

截至目前,南陵縣已累計簽約落戶並培育行業龍頭及快遞物流智能裝備關聯企業84家,簽約投資額73億元,2020年,南陵縣快遞物流智能裝備制造產業產值達20多億元,對全縣規上工業產值增長貢獻率達92.6%,直接帶動就業2100余人。

生態綠色“變奏曲”

站在馬鞍山薛家窪生態園的觀景平台上,春雨淅瀝,江水浩蕩,白鷺翩躚……春到薛家窪,一幅山水相依的生態畫卷盡收眼底。

“別看這兒現在是馬鞍山的‘城市生態客廳’,過去是‘晴天一身灰,雨天一身泥’。站在這兒,泥都能沒到小腿。”馬鞍山花山區原三大一強辦公室主任高旭東說,薛家窪生態園地處長江東岸,986畝土地上曾集中著非法碼頭、散亂污企業、畜禽養殖場、固廢堆場,還聚集著大量危舊民居、漁民作業船以及住家船,可謂“濱江不見江”。

從臟亂漁港到打卡勝地,薛家窪的華麗轉身發生在兩年前。2019年4月至7月,馬鞍山開展以薛家窪為重點區域的長江東岸綜合整治,一舉拆除長江沿線非法碼頭158家,清退長江岸線約10公裡、灘地1000多畝,整治“散亂污”企業699家,清理固廢堆放點62處。為了讓“工業鏽帶”成為“生態秀帶”,馬鞍山岸線堅持自然恢復為主,使用本地樹種復綠補綠,保留楊樹林、蘆葦蕩等生態濕地,打造原生態的濱江濕地公園,解決了馬鞍山“濱江不見江、臨水不親水”的問題。

曾經“靠水吃水”的漁民也有了岸上新生活。2019年4月,馬鞍山在安徽全省率先完成長江干流及主要支流禁漁和漁民退捕轉產,5146條漁船全部拆解,1.1萬漁民“洗腳上岸”。為了讓漁民平穩轉產,馬鞍山市加大政策幫扶力度,保証上岸漁民有房住、有工作、有社保、有學上。轉產后,有的漁民在周邊企業上班,有人從事水產養殖,有人喬遷新居,還有幾戶漁民合伙開了家政公司,日子更紅火了。

相似的生態嬗變仍在上演。馬鞍山因礦而興,馬鋼是馬鞍山這座“鋼鐵”城市的名片。南山地區鐵礦床儲量豐富,是馬鋼的主要“糧倉”,而承載著百年開採史的凹山採場,在累計奉獻出2億多噸礦石的同時,也從海拔180米的山峰被開採成負215米的深坑,留下了“華東第一大露天礦坑”。

2017年6月5日,凹山採場完成了最后一次爆破。一聲絕響之后,凹山採場作為鐵礦石生產基地的歷史使命,宣告結束。經過兩年的生態修復,如今,昔日亞洲最大的鐵礦坑已被一個巨大的人工湖取代。“從‘鐵礦山’變成‘綠水青山’,從‘生態傷疤’到‘城市花園’,百年凹山見証著馬鞍山的綠色發展。”在南山礦工作了40年的退休職工陳啟貴訴說著凹山的前世今生,“凹山,已再度成為馬鞍山人民的驕傲。”記者 沈佳暄

(責編:范曉琳、李闊)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