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物貿易逆勢增長 中國用開放合作贏未來

2021年01月18日08:59  來源:光明網
 

海關總署1月14日發布數據,2020年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32.16萬億元,同比增長1.9%,在新冠肺炎疫情和單邊主義保護主義等多重壓力之下創歷史新高,成為全球唯一實現貨物貿易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

在全球經濟深陷疫情泥淖的情形下,世界銀行曾預計2020年全球經濟將下滑5.2%,是“二戰以來最嚴重的經濟衰退”。貨物貿易是經濟最為直接的“晴雨表”,牽動著無數民生與福祉,上下起伏的曲線裡更有著各國人民對於生活的真切感知。“我國外貿進出口從2020年6月份起連續7個月正增長,全年出口17.93萬億元,增長4%﹔進口14.23萬億元,下降0.7%﹔貿易順差3.7萬億元,增長27.4%。”在一筆筆訂單、一件件產品的背后,是一張張笑臉、一點點希望。中國貨物貿易的優良成績,不僅得到了國際社會的積極評價,也折射出旺盛的中國市場需求。

時間是忠實的記錄者。此刻回望2020年中國對外貿易這一路走來,“看似尋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卻艱辛”。新冠肺炎疫情加重了全球經濟預期的不穩定性,保護主義成為一些發達國家“關起門來搞經濟”的方法論,本來是要起到表率作用的“實力優等生”,卻變成試圖通過粗暴手段阻止貿易要素進行國際配置的“麻煩制造者”。越是亂雲飛渡,越要並肩前進。中國是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的率先倡導者,也是全球貿易發展的積極推動者。廣交會、服貿會、進博會、東博會……中國一次次成功“做東”,展現了一以貫之的開放姿態,帶來無遠弗屆的貿易繁榮,為世界的合作共贏注入強大新活力。

全球貨物貿易從來不是暢通無阻,在婉轉迂回間需要有人逢山開路遇水搭橋。累計與138個國家、31個國際組織簽署202份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自貿試驗區不斷擴容,大力推進海南自貿港進程,頒布實施外商投資法……要形成貨物貿易的“商旅不絕於途”,需要高水平開放格局做強力支撐,中國以開放、合作、共贏胸懷謀劃發展,向世界釋放出建設開放型經濟的積極信號。

中國對外貿易既有“大寫意”,也有“工筆畫”。累計開行突破3.1萬列、通達21個歐洲國家92個城市的中歐班列,已成為名副其實的貨物貿易大動脈,為全球經濟增添新動能。從地圖上,把首尾兩端劃上一條直線,可謂輕描淡寫,但中歐班列勠力把這條線變成現實,卻必然要突破空間上的障礙、沖出機制上的窠臼和解答運營上的難題。長龍吐氣貫宇內,咫尺天涯一線牽。如今,隨著中歐班列開行數量快速增長,中國與沿線國家貨物貿易也按下“快進鍵”。

國際形勢暗流洶涌,隻要我們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就必將勇立潮頭、揚帆領先。數據顯示,2020年有進出口實績企業53.1萬家,增加6.2%,其中,民營企業進出口14.98萬億元,增長11.1%,佔我國外貿總值的46.6%,成為穩外貿的重要力量。面向“十四五”,中國積極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作為我國第一大外貿主體,民營企業搶佔機遇、乘勢而上,抓住中國龐大中等收入群體消費升級的契機,在爭當雙循環標杆的過程中源源不斷釋放澎湃動能,更在貨物貿易中詮釋著自己的責任擔當——出口口罩2242億隻、出口新冠檢測試劑盒10.8億人份、出口紅外測溫儀1.19億件、出口呼吸機27.1萬台、出口病員監護儀66.3萬台……這份貨物貿易成績單,呈現了中國與世界合作的誠意以及攜手戰勝疫情的信心。

貨物貿易逆勢增長,中國用開放合作贏未來。“中國將堅定不移全面擴大開放,讓中國市場成為世界的市場、共享的市場、大家的市場,為國際社會注入更多正能量。”擲地有聲的話語,代表著中國互利共贏的合作理念。貨物貿易是雙方或者多方的共同行為,“把門打開”是最鮮明的態度。2020年11月15日,歷經8年談判,《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正式簽署,全球最大自貿區正式起航——面對眼前更大的藍海,我們必將劈波斬浪,駛向更寬闊的水域。(謝偉鋒)

(責編:吳西露、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