厚植反家庭暴力的法治土壤(人民時評)

魏哲哲

2021年01月12日06: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反家庭暴力是全社會的共識,也是維護平等、和睦、文明的家庭關系的前提。《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將“禁止家庭暴力”規定為婚姻家庭編的重要內容,再次向全社會表明:家庭暴力侵犯家庭成員的人權,是危害社會、違背社會公序良俗的違法行為。

  近年來,隨著反家庭暴力法的深入實施,相關法律和制度的不斷完善,依法保護家庭成員合法權益的法治意識正在不斷提升。不久前,最高人民法院聯合全國婦聯、中國女法官協會召開發布會,發布人身安全保護令十大典型案例。來自法院系統的數據表明,全國法院每年頒發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數據逐步增加。而來自全國婦聯信訪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婦聯系統收到家暴投訴39371件,同比降低11%﹔2019年家暴投訴為36002件,同比降低8.4%。法院頒發人身安全保護令的數量不斷增加,婦聯系統接到的家庭暴力投訴數量逐年下降,這“一升一降”的變化,體現的正是國家依法保護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力度不斷加大,以及全社會反家庭暴力取得的階段性成效。

  最高人民法院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家庭建設還存在諸多薄弱環節,家庭暴力和家庭糾紛更加隱蔽、復雜。正因如此,才更要彰顯國家禁止任何形式家庭暴力的鮮明態度。最近,不少地方通過立法進一步細化反家庭暴力的制度規定,走好法律落實中的“最后一公裡”,為預防和懲治家庭暴力加上了一把安全鎖。比如,不久前施行的《陝西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規定,實施家庭暴力受到刑事處罰等信息將納入公共信用信息平台,進一步提升了施暴者的違法成本﹔《廣東省實施〈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家庭暴力法〉辦法》明確,目睹家暴的未成年人是家庭暴力受害人,從而擴大保護對象。這些地方立法的新探索新實踐,讓反家庭暴力工作更加精細、精准。

  相比事后懲戒,事前防范能夠更加有效避免家庭暴力悲劇發生。為此,浙江義烏出台《關於建立涉家庭暴力人員婚姻登記可查詢制度的意見(試行)》,婚前可查詢婚戀對象是否存在家庭暴力記錄,通過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達到預防警示、減少家暴的目的。大數據時代,基於各項信息繪制的數據畫像,則為更全面的保護提供了可能。陝西等地的法治實踐,正是基於數據的歸集整合幫助人們有效規避風險,並用更為多樣的方式讓施暴者處處受限。這也啟示我們,防治家庭暴力,法律和技術的手段都不能少。

  消除家庭暴力不僅是一個法律問題,也是全社會共同關心的話題。對相關執法部門來說,一方面要通過嚴格執法,讓施暴者得到應有懲處﹔另一方面,執法者更是普法者,越是群眾關注的熱點事件就越要做好反家庭暴力觀念的普及,推動形成對家庭暴力零容忍的社會氛圍。在家庭暴力面前,任何人都不應袖手旁觀,社會支持越強大,受害者也越容易打破沉默。法律中的條文得到不折不扣的實施,法律的威嚴才能充分體現,家庭暴力受害者的尊嚴和權益才能得到有效保護。厚植反家庭暴力的法治土壤與社會土壤,讓越來越多的人敢於伸出援助之手,對受害者的支持才會更加有力,實現消除家庭暴力的目標才會更近。

(責編:關飛、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