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為什麼會認為麥浪是秋景

2020年12月07日09:52  來源:中國青年報
 

  這次月考的小作文,要求描寫四川盆地秋天田野的景象。作為九年級的孩子,又是地道的四川人,這不是難寫的題目。然而,我們A班45人,有11個孩子寫到了“田野裡,金黃的麥浪,豐收在望”﹔其中有4個孩子,還詳細地描寫了“沉甸甸的麥穗”﹔另有3個孩子,寫了“綠油油的麥苗,在風中搖曳”的情景。

  也就是說,有近三分之一的孩子,不知道在四川盆地秋天的田野裡,根本看不見他們描寫的景象。調查中發現,大多數孩子錯誤的原因,是認為“金色的麥浪很美”﹔或者是“將記憶中描寫麥苗、麥穗、麥浪的句子,信手拈來,沒有思考對不對”﹔也有孩子認為,“麥子是咱們四川很普通的農作物,寫它准沒錯”﹔隻有一個孩子的理由是,“把高粱想成麥子了——高粱不是秋天成熟的嗎?”

  我們A班的孩子,大多在城裡長大,單就學習成績和行為表現來說,確實算得上優秀。據他們說,他們知道饅頭、面包、面條等食物,是用面粉做成的,而面粉呢,就是用麥子磨成的粉。他們還知道,學校附近的面包店裡,哪種牌子的面包味道最好,哪種面包真正物美價廉。而且,他們在地理課上,也曾學過有關麥子的知識,不過當時只是把它當作考點記背,至於麥子的播種和收割,以及它們長在田野裡的樣子,因為沒有見過實物,所以也不曾關心。

  這件事情,在班級的家長群裡引起了熱議。“必須給孩子們普及一些生活常識了。”大多數家長這樣表示。但也有少數家長不以為然,“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目標是考上名牌大學,找好工作。至於麥子的播種和收割,那是農民的事——不知道也不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和進步嘛。”這種觀點,大概是孩子“五谷不分”的主要原因吧。

  我們不否認,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但他們學習的最終目的,是到社會上去,在適應社會需要、成就自己的同時,推動社會的發展!現在的社會,需要的是多元化的人才,而不是隻會讀書、能考試,卻連最起碼的生活常識都缺乏的人。“按圖索驥”“紙上談兵”,這些耳熟能詳的歷史故事,在今天依然具有教育意義。任何學習都是與生活緊密相連的,這是不容質疑的啊!

  幸喜絕大多數家長都認識到,這次考查的小作文,看起來暴露的只是不知道有關麥子的常識。可一斑窺豹,顯現出來的,肯定僅僅是冰山一角。如果不引起重視,孩子們還會因為別的常識缺失,在考試中丟分,甚至在生活中犯下不該犯的錯誤。

  對於如何彌補的方法,家長們在群裡開展了熱烈的討論。最后,他們得出的方法是這樣的:首先,懇請老師們在課堂上,有針對性地補講一些常識性知識﹔其次,家長們在日常生活中,根據自己的認知情況,有意識地教導,盡可能地對孩子作一些引領﹔第三,給孩子們買一些相關的書籍,讓他們在閱讀中彌補﹔第四,利用周末、假期,帶孩子們去親近自然,實地觀察,近距離去感受生活,等等。

  “我的孩子周末要上補習班,抽不出時間啊!”有家長說出自己的憂慮。

  讓孩子少上一節補習課,不會影響什麼。但若能讓他從生活中獲得知識,得到熏陶,對他的成長功莫大焉。不知道這位家長能不能明白這個道理。

  (作者:詹梅,為四川德陽岷江東路逸夫學校教師)

(責編:劉穎、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