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志願畫科普漫畫 當偽科學“終結者”

2020年09月22日09:27  來源:中國青年報
 

  在網絡發達的今天,有些謠言甚至比知識跑得還快。如何阻止今天的青少年變成明天的傳謠者?近年來,廈門大學化學化工學院科普進社區實踐隊想了一個辦法:寓教於樂,化知識為漫畫,讓科學通過網絡漫畫點點滴滴“滲入”大家的生活。

  事實上,科普被視為提高民眾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科普活動也熱浪滾滾。最近,這支科普進社區實踐隊借2020年全國科普日之機,對2014年成立以來的科普工作梳理發現,充滿創意的大學生有望成為偽科學的“終結者”,大學生創作的趣味科普漫畫可以作為青年少科普的抓手。

  廈大化學化工學院團委副書記高世杰老師介紹,為了對優質科普資源開發、制作和推廣,該學院成立了“科普之窗”與社會宣傳工作組,科普進社區實踐隊也是工作組的一部分。實踐隊每年約有50名同學參與各類科普活動,其中約有4到8人是科普漫畫志願者,他們開腦洞、找資料、寫文案、畫漫畫,創作出了數十個系列的趣味科普漫畫作品。

  這些科普漫畫的創作思路是“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科普實踐隊的組織者之一高世杰老師提倡從青少年處征集創作靈感,再用青少年喜聞樂見的方式表達出來。比如,新陳代謝旺盛的青少年許多都以“吃貨”自居,那實踐隊的同學們就從“吃”入手,科普化學知識。

  奶油蛋糕總是令人欲罷不能,如果非吃不可的話,到底是植物奶油還是動物奶油更健康一點?答案是動物奶油。因為植物奶油中含有大量反式脂肪酸,這是一種對人體很不利的不飽和脂肪酸,容易造成高血脂,科普實踐隊的同學形容其為“健康的定時炸彈”。

  被稱為“肥宅快樂水”的可樂、雪碧等碳酸飲料是不少年輕人的心頭好,但它們到底為何能讓人快樂?科普漫畫說,這類飲料中大量的糖會促進血清素的釋放,而血清素作為一種神經調節激素可以讓我們感到鬆弛和快樂。還有,在涼爽的二氧化碳氣泡沖擊喉嚨的一瞬間,大腦也會釋放更多的多巴胺,這種神經傳遞素也會讓我們快樂。

  也有一些年輕人喜歡挑戰刺激的美食,比如奇臭無比的鯡魚罐頭。趣味廣泛的大學生科普志願者們也想到了這一點,為了讓更多還沒有勇氣嘗試鯡魚罐頭的人理解它的魅力,同學們在科普漫畫中展示了它與臭豆腐的臭味對決結果:鯡魚罐頭與臭豆腐的異味數值分別為8070Au和420Au,鯡魚罐頭“完臭”臭豆腐。

  當然,高科技美食也十分誘人,比如近些年大火的米其林分子料理。但手頭並不寬裕的年輕朋友也不必傷心,因為化學專業的同學解釋,從物質組成的原理上講,我們從小常吃的棉花糖、果凍也屬於分子料理。

  就這樣,科普進社區實踐隊的同學們用生動的語言和斑斕的色彩巧妙地將科學知識融入了日常生活,讓科普變得易於消化。除“舌尖上的化學”外,同學們還創作過“疫情中的化學”“農民伯伯與化學”“鏟屎官需要知道的化學”等科普漫畫。

  問及他們為何要利用業余時間創作科普漫畫,廈門大學化學專業大二學生黃曉楠說,很多人可能對化學有誤解,希望給大家科普化學的正面用途。生物工程專業大三學生李汶闡體會,在做公益科普的過程中,自己也學了不少知識。而非化學專業的范宇婕自稱化學學的並不好,因此她更希望用有趣的方式對看似枯燥的知識進行創造和二次開發,希望“把科學滲入生活,以創造帶動科普”。

  該學院“科普之窗”工作組長侯旭教授介紹,在一茬茬老師同學的努力下,科普進社區實踐隊已經整理形成了《科普進社區漫畫集(2014-2019)》。后續,也將以5年為周期,整合“科普進社區”團隊創作的優秀網漫制作網漫合集,避免“一次性”科普宣傳,使科普網漫能夠持續不斷地發揮作用。

  記者 張茜

(責編:劉穎、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