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康庄——人民網全媒體調研行

碭山鄉村旅游  熱了“人氣”賺了“財氣”

楊賽君 劉凡 李希蒙

2020年09月13日14:58  來源:人民網
 

  “老樊,今天還有一車貨,下午發出去啊。”“老板在嗎?酥梨現在怎麼賣的?”老樊不老,剛剛46歲。記者見到他時,他一邊忙著承攬快遞,一邊扭著頭在網上給淘寶小店的顧客介紹商品。

  “現在還不是最忙的時候,馬上酥梨上市,那才叫忙呢!”老樊憨憨一笑。老樊是安徽碭山縣良梨村的村民,幾年前,因為自己沒有一技之長,僅靠幾畝薄地,兩個孩子又都在上學,收入少花費多,日子過得緊巴巴的老樊被評為建檔立卡貧困戶。

  如今,靠著梨樹王景區的發展建設,村裡的旅游火起來了,老樊趁著旅游扶貧的春風,通過制作梨膏、罐頭,發展電商和快遞業,不僅脫了貧,還買了車、蓋了房。在碭山,像樊建波這樣的貧困戶,通過景區引導經濟翻身的已出現一大批。

梨樹王枝頭挂滿酥梨 張俊攝

  碭山縣良梨鎮是碭山酥梨的發源地和重要產區,也是貧困村。2017年9月,良梨鎮成功申報成為宿州市唯一的省級特色小鎮——酥梨小鎮。坐擁千畝百年老梨園的良梨村作為酥梨小鎮建設核心區,獲得了得天獨厚的發展機遇。除來自省財政2000萬元的資金投入外,社會資本也蜂擁而入,經過一年多的建設,民間投資3000萬元的梨花庄園酒店和投資300萬元的皖北農耕文化館相繼建成營業。村民們自己投資300多萬元興建的梨苑銘居、聽荷書屋等高端民宿農家樂拔地而起,提升了良梨村的鄉村旅游形象。

  鄉村旅游發展了,農戶的增收渠道更加多元化。良梨村70多歲的貧困戶孫玉芳老人就把自家地窖裡的秋梨,自己制作的梨膏、梨膏棒棒糖、自己晒的干蒲公英等農產品拿到村口擺起小攤,“景美了,游客多了,我們的收入都高了。”

碭山縣良梨鎮良梨村內景 李希蒙攝

  有條件、有能力的貧困戶實現了就近創業、家門口賺錢,不僅經濟上得到了實惠,思想更是得到了解放。發展鄉村旅游不僅帶來了游客,還提高了村內電商的品牌效應,電商產業蓬勃發展,目前村內電商和實體經營戶達120余家,年實現銷售淨收入2000余萬元,2018年,良梨村被評為全省電商進鄉村示范村。

  “梨花旅游節”、“酥梨採摘節”、國際梨園馬拉鬆、國家馬術耐力賽等活動,火了碭山旅游,富了梨都百姓,促進了碭山旅游產業轉型升級和提質增效,既賺了“人氣”,更賺了“財氣”,最直接的效益就是全縣的休閑農業出現了井噴式增長。

碭山縣良梨鎮梨樹王景區 李希蒙攝

  良梨鎮黨委書記劉建介紹,該鎮充分利用本土優勢資源,打造了侯樓民俗旅游村,打通了梨樹王景區通往侯樓村的三條道路,把游客引進了村庄,把景區周邊的貧困群眾組織起來,分戶教授致富門路、開辦培訓班、建設特色商品一條街等方式,帶動部分貧困戶改造裝修自家的農家院落,開起了農家樂餐館。在梨花旅游節、酥梨採摘節期間,家家戶戶生意火爆,酥梨、梨醋、梨膏、罐頭等農副土特產品和民間手工藝品也借助梨花旅游節火了起來,不僅給群眾帶來了直接的經濟效益,並使大家的思想觀念發生了根本轉變。

  “過去,群眾是見了游客就躲,現在是主動找游客,主動宣傳各類農副土特產品,很多貧困戶實現了就近創業、家門口賺錢,不僅經濟上打了翻身仗,思想更是得到了解放,眼界得到了開拓,觀念得到了更新,以往厚實質朴的淳朴民風,又注入了文明、誠信的新內涵,帶來了鄉風文明的新時尚。”劉建說道。

  目前,碭山縣發展鄉村旅游重點村17個,經營鄉村旅游農戶200余戶,帶動就業人口2萬多人,其中2130戶貧困戶實現脫貧,年人均增收1.5萬元以上,鄉村旅游已經成為拉動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的“新引擎”。

(責編:蘇恆、常國水)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