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稱評審如何成了醫務人員的額外負擔

鄭山海

2020年08月05日08:23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對很多醫務人員而言,每年8月是一個令人又愛又恨的時節。因為,一年一度的高級職稱評審又拉開了序幕。條件過硬的,免不了摩拳擦掌,躍躍欲試﹔條件差強人意的,在評審之后暗自神傷,惦記著明年再來一次。

職稱為什麼這麼牽動人心?那是因為,職稱是一個醫務人員最基本的“身份証”,裝飾在名字前后,意味著學術地位、科室位置,當然,還有實打實的工資和獎金待遇,未來的退休金也與此休戚相關。說它是一塊不折不扣保証生活品質的“敲門磚”,並不過分。

本來,設立職稱,在醫務人員中適當拉開層級,鼓勵一些有抱負的醫生積極向上,這是一件好事。但是,隨著這幾年高級職稱越來越大眾化,評高級職稱,就成了醫務人員到了某年齡段就必須具備的標配。但實際上,對大多數醫務人員來說,職稱評審是一種額外的負擔。

醫生最基本的工作定位,應該是對於本專業疾病的診療能力,護士的基本定位,是如何更好地讓醫療流程順暢實施。做好這些工作的基礎,簡單來說就是關注患者:一個醫生或護士好不好,原則上講患者最有發言權。所謂“金杯銀杯不如患者的口碑,金獎銀獎比不上患者的夸獎”。

如果,一個醫生的職稱高低,能夠僅依靠於患者的口碑和夸獎,那麼問題就簡單了。一個醫務人員,踏踏實實為患者服務,能通過口碑的積攢來獲取利益,這可能可以營造出一個相對理想和順暢的醫療環境。但事實並不是這樣,口碑和夸獎沒有辦法量化。舉例來說,張大夫和李大夫的口碑都不錯,但誰是88分,誰是86分,沒有辦法評定出來。所以對醫務人員來說,口碑和夸獎在更多時候就是個心理安慰。

但是,相對於口碑或者患者的獲得感這些相對主觀的評價,做課題、寫論文等,確實能夠進行相對客觀的打分。可是論文打分,如參加一個課題或者發表了一篇SCI(Science Citation Index,科學引文索引),其分值差距十分懸殊。這也是為什麼真正忙於臨床工作,或者隻擅長做臨床工作的醫務人員,到了職稱評審的時候心裡會泛出千辛萬苦的酸楚——因為自己擅長的不漲分,自己的弱項真拉分。

挂名論文、槍手論文,在各個行業的職稱評審中也屢見不鮮,屢禁不止。在醫務人員重論文而輕實踐的評價體系之下,很多評審隻關注論文是不是存在,卻無法驗証是不是作者親為。

要改變這樣的狀況,除了反思我們的職稱評審體系,更應該改變用職稱衡量醫生價值的做法。例如在美國,臨床醫生隻有住院醫生(正在接受培訓,沒有資格獨立行醫)和主治醫生(完成培訓,獨立行醫)兩個級別,如果醫生有更高的追求,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參加學術職稱評定,獲得助理教授、副教授和終身教授等身份,但這個職稱只是針對當時所在的醫學院,是個臨時身份,可以擁有一些研究的機會和到世界各地講學的機會,與收入的關系不大,醫生收入的主要來源還是在臨床工作上。

當前,在各行各業都在普及高級職稱的同時,對於醫務人員高級職稱的要求反而越來越不明確。一個主任醫師或者主任護師,給病人看病時應該比副主任醫師或副主任護師強在什麼地方,並沒有明顯界線。與其這樣,還不如淡化職稱的意義,更加強調收入和崗位的關系。在薪酬結構上,加大年限的累積效應,自然提升,讓職稱真正為具有科研能力的醫者提高標識,而不是成為每個醫務人員前進路上的額外負擔。(鄭山海)

(責編:黃艷、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