蕪湖縣:非常大“考”——“戰”在防汛第一線

2020年07月09日11:41  來源:人民網-安徽頻道
 

7月7日-8日是全國大“考”之日,1071萬學子寫下了青春的答案。此時的青弋江畔汛情危急,蕪湖縣黨員干部、志願者、群眾用鋼鐵意志和血肉之軀向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交出安心答卷。

向水而行 為安全而戰

7月6日晚,暴雨如注,白晝如夜,連續多日的強降雨導致紅楊鎮圩口水位直逼警戒水位,鎮防汛指揮所一級響應,“全體黨員干部立刻前往各自圩口,24小時在崗在位!” 雨情就是號角,汛情就是命令,全體鎮村干部、搶險突擊隊等第一時間直扑圩口,全面排查隱患點,火速運送物資上圩,迅速排查農房進水情況,立即轉移危險區域群眾…

7日凌晨,受上游水庫泄洪影響,蕪湖縣各段水位均超保証水位,處於青弋江蕪湖縣段上游的紅楊鎮防汛壓力陡增。八章跌窩、沈公圩井塘埂段滲漏、西河社區八面佛段管涌...等險情疊生,如不及時採取措施隨時可能形成數十米長的沖刷帶從而導致圩堤潰口。

“黨員干部要沖鋒在前,老百姓的安危全靠大家!”話音未落,西河社區書記徐金華就帶著搶險隊員沖上了圩堤,裝填沙袋、拋投砂石...大家卷起褲管擼起袖子,圓睜布滿血絲的雙眼,高喊“加油號子”鼓舞斗志,拼命加速“運轉”著。

緊急疏散 為群眾而戰

6日下午,隨著河水的不斷上漲,西河社區高灘河沿上30余戶群眾亟待轉移動。

“鄉親們,外河水位還在上漲,晚上住在這裡不安全,請大家馬上轉移……”西河社區副書記吳其勝騎著“小電驢”拿著擴音器穿梭在瓢潑的大雨中,社區干部戴金保挨門挨戶疏散群眾。

轉移大戰,隨后在紅星圩、永楊圩等地接連打響。

7日下午,東定外河河灘河水即將涌進房屋、青弋江水位已逼平紅楊老街,東定村37戶、老街79戶超200人需緊急轉移。時間緊、人數多,老百姓萬一不願意走怎麼辦?

紅星圩、永楊圩迅速成立轉移小分隊,採取包戶包人的方法,力爭跑在汛情前面,守在群眾身邊,確保不落一戶,不留一人。

“你們走,我不走!”77歲的姜海清固執地要留在自家房屋內。洪水不等人,汛情當前容不得老人“任性”。“快,時間來不及了,趕緊轉移。”永楊圩指揮所政委孫成斌一邊說著,一邊迅速地背起老人進行轉移。

眾志成城 為家園而戰

魯信福是六橋村的種植大戶,連日暴雨,他的農田受災嚴重,可他卻全然不顧損失,連續奮戰在搶險一線,巡堤查險、下水作業,兩天沒有合眼的他仍舊精神抖擻的說:“保住了‘大家’,才能更好的保‘小家’。”。

與他一樣的還有已經退休的老“水利”謝支根,他在永收圩排澇站已連續作戰四天三夜。蚊虫飛舞、濕氣蒸騰、悶熱難忍,“半夜,我說有點不舒服,他連忙勸我休息一下,自己卻沒有停下。”社區干部萬汝志回憶道。

萬壽村桂志武的房屋下的圩堤出現管涌、跌窩,如堵漏不成的話需要將房子拆掉,剛從水中堵漏上來的他,沒有絲毫猶豫的說:“大局為重,我馬上就把家裡的東西搬出來。”

保家園,他們不計得失、不辭辛苦、不分晝夜,忘記年齡。在西河社區沈公圩有一支30人的巡堤隊伍,他們的平均年齡將近70歲,汛情警報拉響后,他們自發組織、自願參與到巡堤查險中來。他們分成三組,從白天到黑夜,一直堅守在沈公圩圩堤上。

“我們以前都參加過防汛,有經驗,而且我們都住在圩邊,沈公圩就是我們自己的圩口,我們不來保護誰來保護。”今年68歲的胡祖田堅定地說。(朱代軍、蔚文琴)

(責編:黃艷、金蕾欣)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