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應需之舉”到“應時之變”

2020年07月08日08:38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臨近期末,這個特殊的學期即將結束。回首這個學期,從疫情之初“停課不停學”的線上學習,到部分省份返校復學,孩子們回到校園開展線下學習,再到多所學校探索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混合式教學,如何適應互聯網發展與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實現線上和線下教育的深度、有效融合,正逐漸成為廣大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道嚴峻考題。

  轉變觀念是重中之重。每一位教育人需要重新思考和打量對於學習時空的認知。隨著線上教學的深入開展,教室、學校已經不再是學習發生的唯一場域,互聯網為教育教學提供了多元可能。當線上資源越來越豐富,學生學習資源選擇能力的培養就變得至關重要,一旦學生們具備了這種能力,資源的高度適切性可以讓學習隨時隨地發生。

  把教育的主動權交回給學生,也成為迫切之需。把學習的能力給到孩子,是近年來教育改革關注的話題。疫情防控中,較長時間的居家學習讓廣大教育工作者清醒地看到,教師固然是決定教育效果的主要力量,但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才是影響其學習效果和全面成長的關鍵因素。未來,我們必須集中更多智慧與力量,讓孩子們具備自我規劃的意識和能力,進行有效的自我管理。隻有當教師從知識的傳授者、課堂的掌控者轉變為學生成長的對話者、學生主體性學習的支持者、學習活動的設計者和信息化教學的實踐者時,教育才能真正實現教學之間的有效互動、線上線下的有效整合。

  當然,線上線下教育的深度融合還需學校和家庭通力協作,需要教師和家長在學習時空的融通中找准不同定位,各司其職、各注其力。

  從適應性調整,到基於技術發展的深層次變革,線上線下教育的“無縫對接”,正從“應需之舉”轉變為“應時之變”,也必將為教育改革發展注入新的活力。(作者李凌艷為北京師范大學教授、教育部基礎教育質量監測中心副主任)

(責編:黃艷、關飛)

推薦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