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廣告專題


  歲月滌蕩,隻有洞穿周期,方可守得雲開見日月。產業如此,城市亦然。今年3月,安徽華人健康醫藥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証券交易所“敲鼓”。合肥包河經開區迎來第13家上市企業。20多年,斗轉星移,作為包河產業發展的“主戰場”,包河經開區孕育了諸如安凱汽車、華益藥業、安達創展、燕之坊等一批耳熟能詳的企業。

  站在時間的十字路口,直面轉型升級的“發展命題”,包河經開區力圖從當前國家區域經濟競合與產業分工的浩浩大勢中,尋得一股洞穿周期的產業新動能。於是,雄心畢現的包河經開人,開啟了一次“全面對標國家級開發區 全力推動轉型升級高質量發展”漫漫征程。轉型之路,行而不輟,履踐致遠。



從項目抓起,打好轉型升級“翻身仗”

  這兩年,包河經開區全面對標國家級開發區,統籌揚長和補短、存量和增量,錨定“四中心兩基地”(創新中心、檢驗檢測中心、大數據中心、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消費中心﹔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關鍵零部件供應鏈基地、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實訓基地)。

  一方面做好“老樹發新枝”文章,支持和鼓勵現有企業轉型升級或加大投資﹔另一方面圍繞“1+3+1”(新能源及智能網聯汽車、檢驗檢測、生物醫藥、新一代信息技術、總部經濟)主導產業,狠抓科技創新企業引進。


念好“服務經”,答好“增效卷”

  2022年下半年,包河經開區商會、工會聯合針對園區企業產業特點成立了智能網聯與新能源、檢驗檢測、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意文化、生命健康、建筑業、汽車商貿、生活服務八大產業聯盟。

  園區成立產業聯盟,用心挖掘企業內生動力,以商會+產業聯盟的服務模式提供了企業間溝通橋梁紐帶。為助力企業上下游聯動,釋放產業集聚力量,園區今年還先后開展了產業聯盟沙龍、企業接待日等活動,對接上下游企業供求關系,並邀請區直單位參加座談,一對一解決企業訴求。

3年轉型升級4000畝,為高質量發展“打好底子”

  作為包河發展的主引擎、產業的主平台、創新的主陣地,包河經開區擁有巨一科技、華人健康等上市企業7家,2022年度GDP佔全區27%,稅收貢獻佔全區18.5%,戰新產值佔全區100%,“四上”企業337家,佔全區28%,高新技術企業319家,佔全區51.3%。

  在2022年完成1007畝土地轉型升級的基礎上,包河經開區計劃今年完成1500畝,3年時間完成4000畝土地的轉型提升。從存量土地裡要發展空間,提高土地畝均效益。

上榜“高質量發展示范區”

  11月8日,第六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2023長三角G60科創走廊高質量發展要素對接大會在國家會展中心舉行。現場,一批G60跨區域合作示范載體集中授牌。中關村協同創新智匯園獲批長三角G60科創走廊產融結合高質量發展示范園區。

  坐落包河經開區,中關村協同創新智匯園現已成為全國智能網聯專業化園區標杆。目前,園區入駐企業74家。產業鏈覆蓋環境感知、雲平台、車聯網-V2X、高精度地圖及信息安全等領域,應用場景集5G自動駕駛小巴、無人配送、智能清掃、無人觀光、無人安防、V2X測試基地等於一體。園區三年“三連跳”,先后獲評市級、省級、國家級科技企業孵化器。

“鏈”上發力,“汽”勢如虹

  瞄准新能源暨智能網聯汽車產業新賽道,合肥市包河區加速發力、一路疾馳,“鏈”就新能源汽車產業“生態圈”,讓產業發展呈現出“率先起跑、全力奔跑、積極競跑”的蓬勃之勢,交出了一份“汽”勢如虹的亮眼答卷。

  合肥市包河區緊抓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機遇,積極布局發展新能源汽車和智能網聯汽車產業。目前,江汽集團、安凱客車、國軒高科、巨一科技、常青股份5家以汽車和零部件為主營業務的上市企業,成為舞動合肥市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的頭部力量。